關鍵字:備孕
-
孕期缺鐵不只造成貧血危機! 還可能增加胎兒早產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284女性進入青春期後,每個月會有經血的流失,若鐵質攝取不足,易成為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族群,而缺鐵性貧血亦是懷孕時最常見的貧血類型之一,國健署建議,育齡婦女每日鐵質攝取量需達15mg,第3孕期之孕婦及哺乳中的媽咪更要增加每日鐵質攝取量至45mg,以提供本身及胎兒所需的鐵質。 -
B群功效多!提神醒腦又解酒 網友推5大族群適合攝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71B群是1種含有不同維生素B的保健食品,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有助增加免疫力、促進能量轉換等功效,是許多上班族提升精神的好夥伴,對於減肥或懷孕等營養補充需求也十分有效,馬上來看看究竟有哪些人特別適合攝取B群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6個月內「B群適合族群」相關話題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適合攝取B群的族群。 -
國內7對夫妻1對不孕 生殖醫學專家破除人工生殖3迷思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518內政部戶政司在1月10日公布2022人口統計數據,2022年全年僅13萬8986名新生兒出生,創下歷史新低。然這裡面也許有不少人期待生育,卻遲遲沒懷孕。 -
婦女難受孕!中醫治療改善發炎體質 增受精卵著床機會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37835歲A小姐遲遲未傳出懷孕好消息,讓她相當煩惱!嘗試2次試管都失敗的她決定先聽從友人建議,採取中醫調養身體,未料在經過半年的針灸與中藥調理後,終於喜獲麟兒。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功能性的問題是中醫的強項,採用中藥與針灸可以調整出適孕環境,提高受精卵著床的成功機會。 -
剖腹產順便除子宮肌瘤? 婦科醫師:不建議!恐大出血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657台灣平均每10位女性就有3人罹患子宮肌瘤,比例相當高。倘若發生在備孕或懷孕婦女身上,更是讓患者及家屬擔心影響生育功能,甚至危及孕婦及寶寶的生命安全。對此,澄清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兼任產科主任關祥彬認為,如有定期追蹤檢查,其實不必過於恐慌。一般建議半年定期追蹤,若肌瘤大到影響生活品質,或是生長太快、長太靠近輸卵管導致阻塞而影響受孕,才會建議積極手術治療。 -
女人「好孕」不只凍卵! 掌握生殖科技完備檢測不可少
兩性關係 / 不孕症3277李宗賢主任舉例,曾有1名40歲女性在不孕症治療期間先進行人工受孕,第2次療程後雖然成功受孕,但之後又流產,檢查流產的胚胎染色體後,發現該胚胎有唐氏症的基因,於是改做試管嬰兒流程,搭配PGT-A檢測,取卵2次僅有1顆卵子,最終成功受孕且順利生下健康的寶寶。從此案例也可得知,若當初直接選擇做PGT-A檢測,則可免去前面流產的辛苦過程。 -
42歲高齡試管求二胎 子宮內膜過薄0.44公分成功懷孕!
兩性關係 / 不孕症4653高齡想懷二寶的彭小姐,在生產第1胎之後備孕5年,都遲遲等不到好消息,42歲的她,經朋友介紹,嘗試送子鳥生殖中心獨創的三代普拉斯試管嬰兒技術,期間經歷了8個月的波折、1次植入失敗後,子宮內膜僅4.4mm的彭小姐,最終順利植入1顆PGS正常胚胎且成功受孕,現已有32周的身孕,彭小姐的主治醫師賴興華醫師表示,她是目前送子鳥治療過子宮內膜最薄的成功案例! -
不孕症比例高!想要生寶寶 備孕掌握4心法好孕跟著來
兩性關係 / 不孕症2995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不孕症盛行率比想像中還要高,調查發現,不孕夫妻從備孕到診斷不孕就花了2.9年,超出WHO定義的1年,嚴重拖延治療時機。此外,傳統觀念上,生育壓力與期待,大多落在女方;大部分治療也是由女性承受,包含藥物的使用與施打,加上取卵後所造成的身體不適等,讓女性承受相較男性更多的身心壓力。調查發現,近7成女性認為,不孕治療影響了心理健康,在治療過程中,超過半數以上女性自覺沮喪、失落等負面情緒,7成曾對其他懷孕者感到嫉妒。備孕期心理壓力也可能影響受孕機率,為此,陳美州提出「正向備孕4要訣」,期盼不孕夫妻降低負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