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傳染力
-
癬友狂脫屑好困擾!8大乾癬發作因子 哪1個最困擾你?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937乾癬又被稱作是銀屑病或牛皮癬,是1種因皮膚免疫系統調節異常、使皮膚細胞加速生長造成脫屑的慢性皮膚發炎病變;而由於脫皮的同時還會伴隨著紅色斑塊,經常遭民眾誤認為傳染病而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乾癬並不具傳染力,那麼會導致乾癬發作的常見因子又有哪些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乾癬發作因子」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乾癬發作因子排行。 -
今年首例腸病毒死亡個案 南部10個月大男嬰發病當日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88腸病毒疫情升溫,門急診就診計12,030人次,同時新增今(2023)年首例死亡個案。疾管署今(29)日公布國內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南部10個月大男嬰,於8月8日經照顧者發現失去意識,且無呼吸、心跳,送醫後急救無效,於當日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腸病毒D68型感染併發重症死亡。 -
孩子罹患愛滋!暖醫化解母親憂慮恐懼 新觀念揮別歧視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883為表揚致力投入於愛滋零歧視與去污名的第1線健康照護者,由國際愛滋病學會(IAS)發起、吉立亞醫藥(Gilead)支持的「我和我的健康照護者」提名活動,這次台灣共有5組獲選,於23日舉辦頒獎典禮,期望藉由他們的經驗鼓勵更多人提供HIV感染者友善的醫療照護,讓感染者能被一視同仁的對待。 -
4歲半男童全身泛紅 竟是感染這菌合併類過敏性紫斑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13烏日林新醫院過敏氣喘科主任暨小兒科醫師賴永清表示,李小弟的抽血數據顯示,其白血球及血小板數值上升,反映出身體發炎或感染,進一步抽血檢驗,結果為黴漿菌陽性,故診斷罹患反覆黴漿菌感染合併「類過敏性紫斑症」。 -
EG.5變異株升溫!本土1個月有21例 恐在今年冬天流行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31疾管署今(15)日表示,WHO於8月9日將新冠病毒EG.5列為需留意變異株,該變異株為Omicron XBB.1.9.2子代變異株,因具較佳的免疫逃脫性,有較高的傳染性,EG.5相較於其他Omicron主要流行株,疾病嚴重度未增加,WHO評估對全球造成公共衛生風險為低。 -
吃冰可治療腸病毒? 醫師揭腸病毒症狀與正確緩解方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59疾管署指出,腸病毒是1群病毒的總稱,包括克沙奇病毒、小兒麻痺病毒、伊科病毒及68至 71型腸病毒等60幾型,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受到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 -
新冠疫情仍處高原期! 疾管署:以XBB主流病毒為大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43疾管署在今(4)日宣布,近7日平均日新增207例本土有併發症的病例。疾管署提醒,目前疫情仍在高原期;而疾管署近日宣布將開放6個月以上全年齡層都可以接種莫德納新冠肺炎BA.4/5雙價疫苗,作為基礎劑接種使用,最快7月19日起實施。 -
愛滋病毒測不到=不具傳染力!4成感染者不知「U=U」
兩性關係 / 愛滋病防治3635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將7月2日訂為「U=U Day」,力求讓所有人不再為愛滋所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