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檢查點
-
癌症控制新選擇 免疫細胞治療幫肝癌患者降低死亡風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85癌症蟬聯國人10大死因第1名已長達40年,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董事長指出,癌症標準化治療發展至今,仍缺乏兼具精準、副作用低且控制率佳的治療選擇。而將人體相容性高的免疫細胞應用在癌症治療上,近年來已被認為是癌症控制的新契機。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治療已取得美國FDA肝癌孤兒藥資格審查,更於今(2022)年在台灣獲得臨床研究資格,接軌美國在台對肝癌患者進行收案,目前已有院所簽約完成,部分院所衛福部已審查通過,共計將有13家醫院合作收案。 -
小分子isoQC抑制劑適用多種癌症 促巨噬細胞吞噬腫瘤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91罹癌人數屢創新高,癌症新藥研發,成為醫界關注議題,而免疫療法已是研究趨勢,國衛院、中研院研發團隊開發出口服的小分子isoQC抑制劑(DBPR22998),適用於多種癌症治療,研究證實,可促進巨噬細胞吞噬腫瘤的吞噬效應,增加癌症治療的效果。 -
突破癌症抗藥性!北醫跨國研究 此法治癌成效近9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97台北醫學大學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研究團隊找出癌症患者的抗藥性原因,同時發展出創新基因療法,未來有望搭配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提升逾9成的治療效果。 -
晚期肝癌治療與時間賽跑 免疫療法合併標靶新藥求生機
癌症新知 / 肝癌88近年來國內對於晚期肝癌患者,在肝功能良好的情況下,多建議採用所謂的合併治療,也就是1加1大於2的概念,例如免疫療法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讓患者在多重藥物機轉作用下,提升治療反應率。 -
必治妥施貴寶推出全新企業識別 致力「手」護病友希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82生物製藥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BMS)於1965年成立台灣子公司,深耕台灣超過半世紀,除了推出抗病毒藥物、協助政府減緩B肝危機,近年投入發展血液疾病、癌症免疫藥物以及免疫科學療法,期待以創新藥物為病友帶來希望。 -
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22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 -
癌症為何復發轉移? 中研院研發新抗體破解關鍵機制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55EpCAM是1種在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常見於惡性腫瘤上皮組織,與細胞黏附、遷移、增殖、分化,以及腫瘤發生、進展有關。研究團隊發現,它會透過訊息傳遞來穩定PD-L1的蛋白,不讓免疫系統攻擊。 -
近30年肺癌發生率增3倍 除了受環境影響外還有這因素
癌症新知 / 肺癌3588肺癌的致病原因有許多,包含吸菸、石綿等粉塵類空氣有害物質、空氣污染、家族遺傳、生活習慣和文化習俗,以及病人本身就有慢性肺部疾病。以肺癌來說,確實有遺傳因素,也有性別傾向,往往是父子相傳或母女相傳。前者就是爸爸有,兒子就容易有;後者則是媽媽有,女兒也容易有。因此,這點要尤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