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肝癌醫學會
-
晚期膽道癌及晚期肝癌免疫治療健保給付 減輕癌友負擔
癌症新知 / 肝癌1143070歲婦女患有肝炎,且腎臟功能不佳,健康檢查報告顯示,肝癌指數飆破10萬,緊急就醫,確診為晚期肝癌,腫瘤已達9公分,壓迫右側門靜脈,導致血流受阻,危及生命。在醫師評估及建議下第1線使用「雙免疫治療」,腫瘤縮小,肝癌指數下降至正常值。 -
體重驟減面色枯黃! 肝癌每小時殺1人7成患者有B肝
癌症新知 / 肝癌280366歲洪先生為B肝帶原者,年輕時並未積極治療,6年前身體異常疲憊、體重在3個月內減輕10公斤,臉色枯黃,就醫檢查,確診為肝癌,手術摘除14公分、手球大的肝腫瘤。 -
晚期肝癌治療現曙光 新標靶藥物擺脫副作用
癌症新知 / 肝癌14040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醫師趙毅表示,在台灣肝癌防治的推廣下及肝膽腸胃科的長期追蹤及檢查的普及率提升,使早期肝癌發現比率提升,然而趙毅也說明,對於晚期肝癌患者而言,過去10年來,晚期肝癌的第一線標靶藥物選擇只有1個,即便病人面對疾病控制不佳、或是治療出現嚴重不適的副作用,也沒有其它選擇。 -
晚期肝癌患福音 6月起2線標靶藥納健保
癌症新知 / 肝癌3577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理事長、高醫一般及消化外科主治醫師李金德指出,該患者就診時,右腹部明顯突出,影像檢查發現1顆超大肝腫瘤,研判搭乘雲霄飛車時瞬間移動,產生離心作用,腫瘤受到壓迫繼而產生疼痛。確診後施以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不料,2年後復發轉移至肺部,開始使用1線「蕾莎瓦」標靶藥物,持續用藥1年,去年開使用第2線「癌瑞格」,目前病情穩定。 -
他是B肝帶原者 年僅40出頭就罹患肝癌
癌症新知 / 肝癌6240多歲張先生為B肝帶原者,長期回診追蹤,2016年1月就醫,意外發現肝腫瘤,確診時妻子還在坐月子,兩人抱頭痛哭。採手術切除2顆腫瘤,沒想到8個月後竟又復發,接受許多治療,以及傳統標靶藥物,但始終無法控制病情。 -
台灣西南沿海地區 C型肝炎盛行率偏高
癌症新知 / 肝癌39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台灣肝臟研究學會及台灣肝癌醫學會等三大學會於8月5日舉辦「保肝的未來進行式」衛教影像展,公布全台肝癌防治地圖,呼籲民眾重視各地顯著的肝癌致病因子,蔡先生出席活動,希望C肝患者應接受治療。 -
肝癌標靶藥通過健保給付 國內上千家庭受惠
癌症新知 / 肝癌41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會長暨台大醫院內科部及醫院研究部主治醫師陳培哲表示,肝癌成因可以分為感染性(如B、C型肝炎)跟非感染性(如酒精性肝炎)兩大類,其中慢性肝炎感染是致癌主因。在台灣以B型、C型肝炎佔大多數,比例高達80%,顯示肝炎病患為肝癌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