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器官捐贈
-
跨越傳統觀念接受器官捐贈 讓生命與愛延續下去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12張女士表示,多年前因兒子就讀的學校正在推廣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小孩回家後與她分享此概念,她也認為平常都會捐贈用不到的衣服,當死後還能將無用化為有用,何樂而不為?正好與器官捐贈的理念不謀而合,便把握機會將器捐意願註記在健保IC卡上,同時了解人生無常,也時時提醒自己隨身攜帶器官捐贈卡。 -
1個捐贈角膜120人受惠 台大醫院3項技術生技展現實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732020亞洲生技大展從7月23日(周四)至26日(周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4樓舉辦,總統蔡英文親自前往開幕剪綵,台大醫院於會場開設生醫鏈結產業門診,吸引產官學技術合作,另發表眼角膜、腸躁症腹痛及外科手術等醫療新技術。 -
不忍伴侶長期受苦 老妻捐腎救夫成佳話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604臺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郭克林指出,不管是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都無法徹底清除腎衰竭患者體內毒素與代謝廢物,對於末期的腎衰竭病患而言,腎臟移植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不過,能成功換腎的病友卻是少之又少,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台灣每年等待腎臟移植者約7,000多人,但實際移植者僅約2、300例。腎臟移植技術相當成熟,但願意活體捐腎者卻不多,以2018年為例,全台活體捐腎者僅有166例。 -
國內第1例孕婦肝臟移植 術後成功誕下寶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318林口長庚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威震表示,肝臟移植手術複雜且屬高風險,如果在懷孕的狀態下進行,另需考量胎兒的安全性,確保術中胎兒心跳、血壓穩定,否則可能導致胎死腹中。不過查閱國內外文獻,孕期中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者,全世界只有5例,其中僅2例順利生產,台灣過去也無這種案例。由於難度極高,一般不建議孕婦接受移植手術,而是直接引產。 -
公視職人劇《生死接線員》 探討器官捐贈議題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00全台灣目前大約有15萬名執業護理師,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統計,其中僅有62位護理師專門負責器官勸募,他們穿梭在辦公室、加護病房、檢驗室及開刀房,同時肩負了9千多人重生希望。 -
境外器官移植登錄未確實 監察委員提出糾正案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06中國大陸器官移植來源不明,涉及良心犯,各國與聯合國關注多年。監察委員針對此事,於8日召開記者會向衛生福利部提出糾正案,因境外器官移植,至少近8成沒有完成補登錄,卻未依法開罰。而衛福部提供的境外移植登錄資料中,9成5集中在中國大陸、特定醫院、特定醫師,包括被追查的國際組織,點名涉及強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 -
白內障手術併發角膜水腫 角膜移植重見光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1陳奶奶今年81歲,她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接受右眼白內障超音波晶體乳化,合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不料發生角膜水腫併發症,右眼最佳矯正視力僅到萬國視力表0.01,只能辨認手指數目,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今年3月,女兒鼓勵下,接受內皮細胞角膜移植手術,重見光明。 -
杜絕器官買賣 非親屬活體腎臟配對擬明年上路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2據統計,全國等待腎臟捐贈患者超過7千人,能夠順利等到器官的病人則是少之又少。衛生福利部預告「活體腎臟配對交換移植手術管理辦法」,從明年起,非親屬之間,也可以配對活體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