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家衛生研究院
-
肺癌轉移難治癒 研究團隊找到抑制肺癌轉移基因
癌症新知 / 肺癌3008研究團隊發現,GLK蛋白激酶與IQGAP1細胞骨架調控蛋白形成「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GLK蛋白激酶磷酸化並活化IQGAP1,此時,就會造成肺癌細胞移行,誘發肺癌細胞產生遠端轉移。 -
以血壓、頸動脈流速為指標 可評估罹患失智症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47莊紹源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探究頸動脈流速與腦血管疾病之關聯性,先前研究結果指出,出現較慢的總頸動脈流速時,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可能風險較高。頸動脈流速為民眾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的測量數值,包含總頸動脈、內頸動脈、外頸動脈等。研究人員分析內頸動脈流速當中的「尖峰收縮流速」、「末期舒張流速」等2大指標,並透過簡易認知功能量表來評估受試者的認知功能。 -
罹「老男人癌」去勢後仍轉移 抑制抗藥性成當務之急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923衛生福利部最新10大癌症排行資料顯示,前列腺癌已躍升為第4名,同時也是老年男性常見癌症之一。此外,美國癌症協會公布「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指出,前列腺癌高居第3位,僅次於肺癌及乳癌,足見男性健康的威脅與日俱增。 -
青少年糖飲過量埋洗腎禍根 建立護腎正確觀從小做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24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暨天主教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盧國城指出,研究已證實尿酸和痛風、骨質流失息息相關,因尿酸值過高會抑制維他命D產生,導致副甲狀腺功能亢進,增加骨折風險;反之,血清尿酸值在正常生理範圍內作為抗氧化劑,能防止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亦可保護血管、心臟和神經元免受自由基損傷。 -
糖尿病致肺炎風險高 65歲以上感染率多3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6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近10年來,台灣肺炎死亡率逐年攀升,主要原因為人口高齡化,老年人免疫力較差所致,美國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肺炎鏈球菌肺炎發生率幾乎是年輕人的5倍。 -
孕期葉黃素如何挑? 掌握3原則強化胎兒腦力與視力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457葉黃素在保護人體腦部、眼睛和心臟功能等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女性懷孕後更要加強補充!可選擇具黃金比例的游離型葉黃素和玉米黃素,以及可信賴的產品來源,提供母體足夠的營養,幫助胎兒生長發育。 -
預防熱傷害 挑好防曬夥伴才能最給力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072戶外活動時,建議外出前30分鐘使用防水且防曬係數SPF 30以上的防曬乳,並適時塗抹補充(建議每2小時補充1次),民眾可依個人膚質及活動場合選擇適合的防曬產品。 -
國人肺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 高屏地區比北部地區多15倍
癌症新知 / 肺癌3086研究團隊分析,台灣近半世紀空氣品質,北北基至桃園地區逐年改善,原因為工廠外移、大眾運輸系統建立。反觀高屏地區,因石化工業發展,空氣品質逐年惡化,北部與高屏的大氣能見度走勢於1993年呈黃金交叉,不到20年,南北肺腺癌發生率走勢也出現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