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基因突變
-
新冠確診者血栓風險高! 醫:這類患者2次染疫更嚴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8132關於新冠病毒增高血栓發生機率的原因,侯盈仲醫師說明,病毒感染會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進而影響人體內皮細胞的抗凝血功能,促使血小板活化產生凝血,進而造成血栓的情況發生。 -
利用AI篩選!患者做癌症檢查 可縮短1小時內拿到報告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2164病人DNA中的生物標記物可以精準地標示出癌症或是其他疾病的亞型,更能有效的為檢測與治療開啟一條康莊大道。但是,通過基因組篩選來尋找這些生物標記物是一個艱鉅的過程,需要靠額外的測試或基因定序來完成。 -
基因檢測發現「胃腸道間質瘤」 精準藥物減輕患者負擔
癌症新知 / 腸癌3081對於無法手術切除或出現轉移性患者,會使用標靶藥物進行治療。臨床數據顯示,對於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α受體(PDGFRA)D842V基因突變的胃腸道間質瘤患者,傳統標靶藥物效果不佳,只能仰賴現有的「突破性基因精準藥物」。 -
寶寶洗熱水澡竟抽搐! 醫:「卓飛症候群」遇熱就癲癇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570高雄有位媽媽幫自己10個月大的孩子洗澡,想說氣溫涼涼的,幫寶寶用熱水洗澡。沒想到,寶寶突然眼睛上吊、四肢抽搐,家長火速將他送急診。醫師判斷為卓飛症候群,將做基因檢查確認。這個疾病遇到較炎熱的環境,以及體溫過高就會發病,嚴重時可能損傷腦部。 -
頭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抽菸、喝酒、嚼檳榔罹患機率高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3638頭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6、死亡率第5的癌症。一般而言,頭頸癌好發年紀在55歲到60歲之間,若本身如上述個案帶有p53基因突變,罹患癌症的機會則相較高出許多。除了基因影響,常見造成頭頸癌的危險因子包含抽菸、喝酒、嚼檳榔等習慣。 -
藝人巴戈胰臟癌病逝 上腹痛、背痛、黃疸等是重要警訊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12834資深藝人巴戈16日晚間病逝林口長庚,死因為胰臟癌,享壽67歲。醫師表示,胰臟位於後腹腔、胃的後方,透過腹部超音波也較難發現異狀,早期腫瘤又無明顯症狀,確診時大都到了晚期,無法開刀,1年存活率僅約1成。 -
久咳疑染疫?肋膜長1顆手球大惡性肉瘤 16歲少女罹癌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44臨床報告顯示,台灣18歲以下的兒童或青少年,每年罹患癌症的新發病個案中,有超過一半為實體腫瘤,然而兒童癌症發生的主因與成人癌症不同。 -
進行試管療程一定能生下健康的寶寶嗎? 專家剖析迷思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8669備孕夫妻在借卵借精時要注意,如果卵子或精子帶有跟你/妳一樣的單基因隱性遺傳疾病,而且院所沒有針對這個卵子或精子建立完整資料庫,那寶寶患有單一遺傳疾病的風險,就可能有高於唐氏症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