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壓迫神經
-
帕金森氏症並非老年人專利! 他初次發病時年紀僅40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7為提升民眾對「帕金森氏症」的重視,每年的4月11日訂為世界帕金森日(World Parkinson's Day)。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帕金森氏症是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失智症,好發年齡為50至60歲,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65歲以上者盛行率約1%,年過80,則比率提高至2%至4%。 -
國三生頸部疼痛穿衣困難 檢查發現脊髓腫瘤壓迫神經!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923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鄭宇凱醫師說明,阿國因脊髓腫瘤嚴重壓迫正常神經,影響四肢力量與平衡感,與病患及家屬解釋手術治療適應症及風險後,隨即於109年5月住院接受手術,由於腫瘤位置深及腦幹及頸脊髓內部,若稍有閃失,有癱瘓、無法自行呼吸的風險,變成一輩子臥床。 -
牙痛久治不癒病因可能不單純 小心三叉神經痛找上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76徐賢達主任說明,三叉神經有3分支,分別通往眼部、上顎及下顎,主管臉部感覺,一旦出問題就會以痛覺呈現。臨床上,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係因神經不正常放電所致;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如腫瘤、病毒感染、帶狀皰疹等都是可能原因。 -
翹臀女梨狀肌症候群痛到無法睡 激痛點注射即刻救援!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5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脊椎暨疼痛治療中心、骨科醫師羅達富表示,徐小姐因右側臀部疼痛,導致夜不成眠,白天精神不佳,輾轉就醫治療卻無法確認病況,以往她最愛穿緊身褲外出,如今卻只能望褲興嘆,令她相當沮喪,經介紹至門診透過理學檢查,同時確認MRI影像後,診斷為梨狀肌症候群,經採用激痛點注射治療後,徐小姐當下疼痛感緩解,順利解除心頭大患。 -
過度依賴手機平板等3C產品 小心!這病可能會找上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5亞東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翁紹維指出,雙眼就像是兩台攝影機,在看遠方目標時視線會呈現平行,但在看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內側的肌肉就會出力,使視線聚焦在同一個目標上,也就是「內聚」。所以如果當看遠方物體時雙眼仍然保持內聚狀態,或是看近物時雙眼的內聚超過需要角度時,就稱作「內斜視」。 -
沉迷手遊與社群軟體 高中生「手機型斜視」鬥雞眼上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2996亞東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翁紹維指出,雙眼就像是2台攝影機,在看遠方目標時視線會呈現平行,但在看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內側的肌肉就會出力,使視線聚焦在同1個目標上,也就是「內聚」。所以如果當看遠方物體時雙眼仍然保持內聚狀態,或是看近物時雙眼的內聚超過需要角度時,就稱作「內斜視」。 -
男子壓力大眩暈嘔吐難熬 積極治療遠離誘發因子免再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17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該名患者因為工作壓力與疲勞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耳朵的前庭神經受到病毒感染,引起前庭神經炎,通常這類型的症狀發作得較突然,且可能持續數天。而與耳部前庭系統相關的還有良性陣發性眩暈,是由於頭部轉動時,前庭系統的耳石脫落,但眩暈症狀會在數秒之內結束;另外還有梅尼爾氏症,當內耳淋巴液過多無法順利排出時,就會導致水腫阻塞,產生耳鳴、眩暈等症狀,症狀可能持續數分鐘或長達數小時。 -
講座報名/破解耳鳴眩暈迷思 李宏信醫師健康開講
醫藥衛生 / 名家開講324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不只是中老年人才可能發生,其實耳鳴跟壓力情緒、工作環境、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皆息息相關,無形中皆會間接導致內耳血管過度收縮阻塞,引發內耳神經組織缺血或養分不足,使內耳神經萎縮退化病變,產生耳鳴或聽力衰退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