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失語症
-
中風後拚復健!馬拉松之父僅花半年 從臥床到站起行走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452「我從沒想過自己會中風,人生第1次遇到要復健!」被譽為馬拉松之父的盧瑞山,本身具心臟病家族史、也裝過心臟支架,68歲的他在今年4月某日運動後,竟出現無力、意識改變等中風症狀緊急送醫,經手術後一度生活無法自理,只能整日臥床,這讓熱愛運動的他相當絕望,所幸積極復健之下,他現在已恢復正常生活,每日健走2、3公里也沒問題。 -
他不是「壞孩子」! 專家呼籲父母重視神經多樣性議題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8895神經多樣性青少年,像是患有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較一般人慢,需要更多的理解與支持。然而,台灣目前對這些孩子的協助仍有不足,許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被「漏接」,無法得到適當的教育與治療,導致嚴重的後果。 -
《淚之女王》女主罹罕見腦瘤 醫揭膠質細胞瘤治療現況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9980人氣韓劇《淚之女王》女主角洪海仁(金智媛飾)罹患罕病「雲狀細胞瘤」,壽命僅剩3個月,為此,與夫婿白賢祐(金秀賢飾)遠赴德國接受治療。就有網友貼文,女主角其可以來台灣接受該項治療,而此項治療全世界僅有3國在做臨床試驗,其中一國就是台灣,長庚醫院目前著手進行第3期臨床試驗,預計最快3年即可成為常規治療,但臨床階段仍無法收治外國病患,因此劇中人物想來台灣還得再等一下。 -
33歲女子腦中風罹失語症 把握黃金期治療恢復口說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16恩主公醫院復健科醫師薛千川表示,失語症是由於大腦的損傷造成病患失去部分原有的語言能力,包括聽覺理解能力受損、口語表達、閱讀理解及書寫等方面。主要原因大多是腦中風,而頭部外傷、腦部腫瘤或腦退化性疾病等也是造成失語症的可能原因。 -
失智患者症狀多元! 7大照護措施有助減輕照顧者壓力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965小劉是1位血管性失智症病人,因失語症、記憶力變差、貪食、固執、隨地小便等問題,在奇美失智共照中心個案管理師吳淑媛的轉介下,來到失智據點接受照顧服務,但小劉失智問題行為日益嚴重,已出現遊走、迷路現象,於是透過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個管師協助,安排日間照顧服務、居家服務以及居家喘息服務,讓小劉得到妥善照顧,也讓照顧者可以繼續工作,維持家庭生計,減輕照顧負荷。 -
寒流來襲腦中風病患湧入急診! 新藥突破爭取黃金救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77高雄長庚醫院腦神經內科部副部長張谷州日前提出數據證實,治療中風時單獨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及併用養腦散(BNG-1)的Aspirin使用病患,治療組療效指標達成率達56.1%,對照組則有23.8%的明顯差距,將有助為患者爭取黃金救援時間! -
長者騎自行車撞到頭!數日後半身無力 檢查為右腦出血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651名60多歲洪先生日前騎腳踏車,不小心摔了一跤撞到頭,站起來沒有異狀便不以為意,直到最近出現左腳痠痛、左手無力和下背痛,前往醫院就醫。醫師起初以為是椎間盤突出,但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腦有出血狀況,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出血,經引流手術治療,清除積血後,患者手腳力氣很明顯恢復正常,復原狀況良好。 -
阿伯中風動手術竟罹患失語症 因愛好唱歌練回溝通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34「失語症」是腦部損傷的常見併發症,除腦傷外,中風、神經系統疾病都是造成病發的原因,而人體負責掌管語言的區域是左腦,要是受損,大腦無法處理對語言的理解和接收,導致聽說讀寫任何1項受到影響,都屬於失語症的範疇。蔡得榕說明,失語症大致分為「理解型」、「表達型」、「全失型」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