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存活
-
丹蔘防血栓又助減肥! 搞懂丹蔘4大功效與禁忌安心吃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272丹蔘屬於活血化瘀的中藥材,不僅能抗氧化、抑制血小板凝集,達到預防血栓的效果,也能保護腦神經,避免頭痛,也因丹蔘功效多元,所以常被加入多種保健食品當中,但在服用的同時,仍應避免誤觸丹蔘禁忌,以免同時與其他藥物併用後,使藥效降低,甚至引發嚴重副作用。究竟丹蔘怎麼吃才正確呢?本文將為你解答丹蔘功效與必知禁忌。 -
癌友放療後小心皮膚炎!傷口多在右背部 這族群勿忽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59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文 李政純 一般民眾比較熟知的是癌症患者在經過開刀切除腫瘤之後,通常需要做化療或俗稱「電療」的放療,全面性的不放過任何一個癌細胞;但其實除了在切除腫瘤後之外,有時候,放療也可以在手術前來縮小腫瘤大小,使手術更容易進行。甚至是對於一些不適合手術的大腫瘤,放療可以用來縮小腫瘤尺寸,進而減輕症狀,使其他治療方法更容易進行。 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 -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才好? 益生菌4大功效與禁忌全解析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021益生菌可說是台灣人必買的保健食品之一,不少人常因外食、腸胃道不佳,擔心是消化系統出問題,而紛紛購買益生菌保健食品,希望能夠改善消化道機能,或是選擇同時內含助眠、保養私密處成分的益生菌,但在透過服用益生菌改善腸胃道健康之前,也應注意有些特殊族群不能隨意攝取,否則可能影響健康。究竟益生菌什麼時候吃才好?益生菌功效與好處有哪些?可能引發何種副作用?又該小心什麼益生菌禁忌呢? -
惡性腦瘤治療新希望 類病毒奈米載體有望改善治療困境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8368惡性腦瘤治療出現新武器!長庚醫院攜手成大醫工跨領域合作,成功開發創新的類病毒奈米載體,可攜帶治療用核酸片段,抑制腫瘤特定基因表現,增強放射治療效果,動物實驗顯示能延長腦瘤小鼠2倍的存活期,治療效果顯著。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6月美國化學學會《ACS Nano》頂尖期刊,創新概念更獲選為期刊封面故事,並榮獲2023年國家新創獎肯定,未來極具高度臨床應用潛力,有望克服現腦瘤治療的困境。 -
車禍、墜樓致嚴重創傷 REBOA微創止血爭取救命時間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48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部醫師陳畇澔指出,主動脈復甦性血管内球囊閉合術(REBOA)是1種微創止血術式,台灣近來納入健保開始推行,有助提升嚴重創傷且困難止血傷患的存活機會。 -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 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7979「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40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70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較高,因此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但是患者的腎臟功能卻讓家屬很擔心。 -
台灣全球醫療照護排名全球第1 連續6年超車日韓等國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963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最新公布「醫療照護指數」(Health Care Index),台灣以86分的高分,再次獲得世界第1殊榮,且為連續6年、12次評比蟬聯世界第1,領先鄰近日本、南韓2國。 -
甲狀腺癌放射碘治療的下一步! 醫師詳解標靶治療契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5707甲狀腺癌已經蟬聯好幾年「女性癌症好發第4名」,好發於35至55歲女性,因此,趁世界癌症日之際,建議有家族史的高風險民眾,應定期進行甲狀腺超音波檢查。另外,男性、發現晚、腫瘤大、基因變異都是預後不佳的影響因子,建議男性也不應疏忽甲狀腺癌,若脖子有異常腫塊,應盡速就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幫助預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