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兒部
-
台灣數度面臨大規模群聚危機 防疫專家小組吐露心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94台灣今(6)日再度新冠零新確診,累計443例病患,目前僅有7例仍在隔離治療,其餘大多數都已健康出院,台灣曾經數度面臨找不到感染來源,本土群聚可能暴發危機,但全數安然度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功不可沒,整合國內外所有疫情資訊,再如同大腦般,下達全台防疫措施指令。 -
新生兒髖關節問題恐影響一輩子 初產婦是高危險群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567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部陳文發醫師說明,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簡稱DDH),是種自母胎到出生、長大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導致關節不穩、半脫位甚至脫臼。以前所稱的先天性脫臼(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即是指髖關節完全滑脫的狀態,屬於最嚴重的類型。早期命名為「先天性」也不完全正確。事實上,DDH是種發育過程中,連續發生的慢性病態,如不給予導正治療,最終可能導致長大後跛行,造成終身的遺憾。 -
武漢肺炎確診首例境外移入 冠狀病毒為何如此可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9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在記者會解釋,目前已知冠狀病毒有數10種,主要宿主是哺乳類,人類能感染其中6種,包含SARS與MERS,傳染途徑主要飛沫與少部分空氣,目前對於武漢「不明」肺炎的冠狀病毒分析,不屬於已知類別,從現有資料分析,比SARS與MERS嚴重性相對較輕,但又比感冒強。 -
為什麼打了流感疫苗還會中標? 專家解答疑惑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449黃立民強調,千萬不能自認施打保護力比較低,就不接種流感疫苗,接受疫苗最起碼能有事先預防機會,如果不接種流感疫苗,則是完全沒有機會事先預防,所以不論如何,符合資格公費資格民眾,最好還是接種疫苗做好保護。 -
感冒分2種 專家教你搞懂病毒型與細菌型有何不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571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陳敏恭表示,「感冒」與「流感(流行性感冒)」名詞看起來很像,讓許多民眾誤會,覺得症狀與嚴重性差不多,但就正常體質普通人而言,感冒可能3天左右症狀會開始緩解;但流感則不同,症狀來勢洶洶,不舒服感覺明顯劇烈,而且康復所需時間也會比較長。
-
志工培力防治兒少性侵害 期以繪本傳遞正確觀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77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醫師朱紹盈表示,希望讓參與學員們學習如何運用繪本與孩子共同討論性侵害防治議題,傳遞正確保護自己的概念,並從中學習如何以故事來推廣性侵防治,除了教孩子具備保護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教大人尊重孩子為獨立的個體。 -
糖尿病致肺炎風險高 65歲以上感染率多3成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86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近10年來,台灣肺炎死亡率逐年攀升,主要原因為人口高齡化,老年人免疫力較差所致,美國研究發現,65歲以上長者,肺炎鏈球菌肺炎發生率幾乎是年輕人的5倍。 -
他1天腹瀉19次快虛脫 國內首見超級傷寒病例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15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該名男子為國內第1例「超級傷寒」患者,實驗室檢驗時依基因定序及抗藥基因比對結果,確定個案於巴基斯坦感染,為國內首見的廣泛抗藥性傷寒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