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工作表現
-
喝酒搏感情? 醫師奉勸滴酒不沾才是上策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1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彥君指出,大家平常喜歡喝酒,卻忽略了酒精帶來的傷害和風險,之前就發生過「賓客狂灌新郎猝死」、「酒商業務徹夜喝酒,疑喝酒過量猝死」、「大學生被灌酒猝死」等悲劇,但許多人還是認為,喝一點沒關係。 -
先天性髖臼發育不全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後宛如新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7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主任唐國民表示,患者雖曾嘗試藥物、按摩、拉筋、整脊、推拿等治療,但效果有限,令她十分苦惱,就診後,先後安排接受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目前術後走路不再疼痛,也比之前更有力氣,透過復健加強下肢肌力訓練,預計數周內即能回到工作崗位(視個人情況而定)。 -
慢性偏頭痛欲哭無淚 肉毒桿菌素可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4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依倩表示,患者自述頭痛史可回溯至大學求學時代,好發於壓力大或失眠時,以搏動性型態為主,且常伴隨噁心感,而近期頭痛問題達半年以上,更因工作壓力大,頭痛程度與頻率惡化,痛處多集中於兩側顳葉或後枕葉,幾乎跟著脈動產生劇痛,需天天吞止痛藥,嚴重時更得1次吞3、4顆,且愈吃愈痛,不得已還得打止痛針,令她苦不堪言。 -
如何降低夏日鼻過敏? 室內外溫差不超過7度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594天氣炎熱,許多人喜歡待在冷氣房,但研究發現,如果每天待在冷氣房10小時,且每天有8次溫度冷熱刺激,長期下來容易讓身體處於發炎狀態。此外,室內外溫差只要超過7度就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許多辦公室溫度低,還必須穿上薄外套,如果外出跑業務、中午外出用餐或上廁所,頻繁進出冷氣房,多次冷熱刺激,都有可能啟動過敏反應,引發鼻癢、鼻塞、流鼻涕等過敏症狀。 -
4成過敏性鼻炎患者併發氣喘 中醫治療可改善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603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李俞生表示,當鼻腔接觸外在的過敏原,導致鼻黏膜組織發生過敏反應,引起發炎,刺激第5對腦神經引發打噴嚏反應,也會刺激鼻腔腺體導致鼻水產生。另外,過敏反應的中間產物會在血管上導致鼻黏膜充血,後續會由不同的發炎細胞作用導致打噴嚏與流鼻水;發炎反應的中間物質甚至會引發皮膚搔癢、打噴嚏動作反射,因此有極輕度且持續的過敏性炎症反應發生。 -
台法合作破解小兒腦部惡性腫瘤機轉 陽明大學揭謎團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0根據統計,兒童族群中樞神經腫瘤的總體發生率每年10萬人有2至5人,至於台灣癌症基金會統計資料顯示,每年約有120至140位新發個案,多數個案為偶發性病例,無家族病史。 -
上班族5大「要命」習慣 你中了幾項?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338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研究員Stephen J. Onufrak帶領了一項研究,重點在於辦公室點心通常含有高卡路里,包括精製穀物或添加過糖和鈉。他建議雇主可以在公司的餐廳、自動飯賣機、會議和社交活動時,提供更有吸引力同時兼顧健康的選擇。 -
狂喝水吃高蛋白治腎病? 婦人盲從病情反惡化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148多喝水未必解百病!台中一名62歲紀太太,3年前健檢發現自己蛋白尿、腎功能不佳,因害怕洗腎,遂聽從友人「多喝水、多吃高蛋白食物」的建議,不料雙腳卻越來越腫,甚至連鞋子都穿不下,尋求腎臟科醫師協助,竟發現是末期腎臟病變,所幸按照醫師指示調整飲食與運動,奇蹟似的擺脫洗腎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