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巴金森
-
吃藥竟讓人高血壓變成低血壓? 醫曝低血壓症狀及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3150多歲男性因高血壓服藥1年多,血壓控制良好大約126/80mmHg,但是最近回診時發現血壓偏低,收縮壓在96至100mmHg上下,自述最近2星期容易感覺頭暈疲倦,尤其是姿勢改變時,檢查顯示無貧血,神經學檢查也無異狀,且心電圖正常,查閱藥歷發現患者近幾個星期,因為攝護腺肥大,有服用改善排尿的藥物,判斷是藥物所引起,於是將3種降血壓的藥物減少1種,1星期後追蹤血壓約為122/82mmHg。 -
講座報名/老化引起的失智如何預防? 神經科專家解密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125造成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有甚麼?如何預防失智症?關於失智症照護的社會資源有哪些?蔡睿蘋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3月9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遠離常見耳鼻喉疾病全攻略」。 -
雜物滿屋難斷捨離?囤物是種病! 適時醫療介入有幫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326近年來,興起一股「斷捨離」風潮,講究無欲單純的生活,但社區中仍常見「囤積症」患者,在家中堆滿東西,髒亂不堪,寸步難行,幾無生活品質可言,如果旁人丟棄物品,還會勃然大怒。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囤積症又稱為儲物症、囤積症候群或囤積障礙,是1種心理精神健康障礙,歸在「強迫症及其相關障礙」,需靠藥物、認知行為治療才能逐步改善。 -
輕度腦創傷比你想像更嚴重! 醫:這些後遺症不可不防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7262騎車跌倒、浴室摔跤,台灣腦創傷人數眾多,但醫師提醒,別小看輕微腦創傷,這可能在提高日後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民眾務必積極保護腦部,騎車戴安全帽,家裡裝設防滑裝置。 -
巴金森氏症病程細分5期 醫:治療採1療法不讓病情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12老年人因老化罹患神經退化性疾病,除了失智症外,巴金森氏症也是一大威脅。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曾冠穎表示,巴金森氏症初期症狀與老人退化很像,導致患者來到醫院就診時,病程往往是較為嚴重之時。臨床通常會先採用藥物控制,當病情惡化嚴重才考慮手術治療,進而改善症狀並避免藥物副作用。 -
喝檸檬水能調整體質酸鹼度? 喝錯方法小心牙根蛀爛掉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7571年紀越長、越在意養生,先前有年長民眾以「喝檸檬水」養生,但喝下檸檬水後未直接吞入喉、反而讓檸檬水接觸牙齒過久,結果在例行牙科檢查時,醫師意外發現新增了許多「牙根蛀牙」、養生不成反倒先傷身。 -
影帝李康生10年來飽受斜頸症困擾! 出現4症狀愛注意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3999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指出,斜頸症是1種肌張力不全症,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不能任意轉動,影響視線、平衡感,例如,無法準確拿捏與物品的距離感、走路容易跌倒,許多病友擔心旁人眼光,不願出門與人社交。 -
走路不穩要掛哪一科?快聽從醫師建議 別忘帶日常藥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29民眾走路不穩除了發生結構性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脊椎嚴重側彎、肌肉萎縮等疾病外,不適當的用藥也可能引起其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表示,患者一般很難找到周全科別來評估,建議可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等醫師來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