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情緒困擾
-
逾5成男人情緒壓力難宣洩 有苦說不出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086衛生福利部統計男性關懷專線近14年來20餘萬通諮詢內容,發現諮詢項目第一名為情緒壓力,其次為婚姻,再者為法律諮詢,情緒壓力難以宣洩、有苦說不出就超過5成,專家提醒男人應該適度釋放壓力。衛福部於2004年6月23日設立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
常把「我」掛在嘴邊 研究:非自戀而是憂鬱訊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62你有過類似經驗嗎?和朋友聊天時,對方一開口就是「我、我、我」,不停地說著自己的情緒、感受。最新研究發現,談話中常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 -
「被憂鬱吞噬」韓星自殺 專家擔心自殺模仿潮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85李明濱主任解釋,自殺是從「想法」到「實際行動」的漫長過程,背後隱藏著生物、心理、社會、經濟與文化等複雜多重因素,絕非單一危險因子可以解釋。而憂鬱症通常是引發自殺最常見的成因,但只要病友積極治療,便可獲得改善,建議親友要給予耐心的陪伴,並用溫暖的態度傾聽、同理,表達對他們接納與尊重。
-
六都心理健康調查 逾半民眾有過諮商經驗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25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董氏基金會今年以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六都18歲以上民眾為調查對象,結果發現,72.8%受訪者「不知道」縣市設有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有65.3%則「不知道」相關心理健康服務機構。受訪者覺得在台灣心理或精神疾病「有」被汙名化,佔53.2%;有62%受訪者「贊成/非常贊成」將心理或精神疾病去汙名化。 -
職場新鮮人壓力大? 學習建立舒壓解憂管道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87為提醒民眾定期檢視憂鬱情緒及建立運動紓壓習慣,董氏基金會與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等單位自 2000 年起,將每年10月第2個星期六訂為憂鬱症篩檢日。今年配合世界心理聯盟提出「職場心理健康」主題,將主軸訂為「關懷職場新鮮人心理健康」。 -
老翁「魔神仔」上身? 竟是巴金森氏症作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97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張丰指出,許多人一想到「巴金森氏症」,就會聯想到面無表情,駝背、抖著手,肢體僵硬,踏著小碎步的老人,但在疾病背後,巴金森氏症患者承受了不為人知的精神及情緒困擾。 -
冬令進補正當時? 癬友吃補全身癢透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37正和中醫黃慶雲醫師表示,很多人以為乾癬只是一種皮膚病,其實乾癬是一種複雜的全身免疫疾病。雖然乾癬無致命性且無傳染疑慮,但脫屑、紅斑等不雅外觀及搔癢症狀,都讓患者苦不堪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 -
智慧型手機「微干預」治療 有助情緒改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95這項研究屬於一項較大型研究方案的一部分,由瑞士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由德國、韓國、美國跨國合作完成。參與這項國際性研究的有27位健康的年輕男性,他們須使用智慧型手機觀看超過5分鐘的影片教學說明,例如:練習專注於自己的身體,進而感到警醒、平靜、精神振奮等情緒變化,並要求受試者在練習中回憶一些情緒經驗,於練習的前後透過手機填寫六步驟量表真實記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