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慢性病藥物
-
糖尿病「鉻」種飲食穩控血糖! 苦瓜、肉桂同為好選擇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453據統計,全台糖尿病人數已突破230萬人,是國人最常見的代謝異常疾病,糖尿病的成因大多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良有關,飲食西化及肥胖更是助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高糖、高油及重鹹的飲食,都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不平衡。由此可見,對健康成人而言,日常飲食內容與血糖是否穩定息息相關。不少科學文獻指出,在各項天然食物中蘊含幫助血糖調節的潛力,包括易取得的苦瓜、肉桂以及微量礦物質元素鉻,各別具有幫助血糖穩定的活性成份。藥師林東慶提醒,有血糖控制問題的人,應多攝取健康有益的天然食物。 -
中國疫情升溫 王必勝提醒在中國台灣人:有困難先返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75近期不少中國人因為不滿清零政策,引發「白紙革命」等抗議活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日表示,因中國疫情上升,指揮中心說明中國疫情概況:首先10月中下旬到11月底一直創新高,傳播鏈相當多條,社區風險極高。王必勝直言,如有必要,建議在中國的國人先返台。 -
壯陽藥用錯很危險! 藥師提醒與此藥物併用恐增致死率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3314不少男性在享受魚水之歡前,會需要服用壯陽藥協助性事更順暢。然壯陽藥若成分不明,可能傷身又無效,甚至造成身體器官永久損傷,以及高度致死風險!為了讓民眾能「性福」又安全,食藥署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潘建文,分享壯陽藥使用知識。 -
血便恐大腸癌警訊!但也可能是痔瘡惹禍 醫曝1招辨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821常見痔瘡症狀會出現血便,但並非如廁出血都是痔瘡喔!徐秋蓬醫師進一步分析,患者可先觀察血便顏色,當顏色呈現鮮紅色的是痔瘡,顏色較黑者則可能為大腸癌。值得注意的是,痔瘡通常會漸漸改善,而大腸癌是陸陸續續會有症狀,因此最好還是先求診,由專業醫師來判斷。此外,痔瘡照顧不好是會有併發症的,當痔瘡經常堵塞,容易造成感染,有可能出現肛門瘻管或息肉。 -
胃食道逆流不只火燒心 咳嗽、沙啞等非典型症狀應警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63因胃食道逆流而動手術的情況,鄭光宏院長坦言,大部分患者使用藥物治療及生活飲食調整後,胃食道逆流都可看見成效,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例如本身服藥後也無法抑制胃食道逆流,以及賁門已鬆弛者或橫膈膜裂孔疝氣等問題才會考慮手術治療。 -
新冠疫情狂燒無症狀患者心慌慌? 中醫師傳授抗疫解方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20談起研製防疫茶原理,鄭愛蓮分享,傳統中醫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指當人體正氣足夠時,就不用怕任何干擾。而《傷寒論》中又將正氣稱為「衛氣」,是人體的首道防線,因此以此理論製作防疫茶。 -
天冷末梢血液循環不良嚴重恐致命 三高患者應特別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76為什麼有些人的血液循環比較差呢?天母康健身心診所院長黃信得醫師解釋,高血脂患者,他的血脂愈多,血管彈性就愈差,一旦血壓升高,就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而高血糖患者的全身性代謝出問題,也可能使得脂肪代謝變得不正常,影響血管正常運行;至於糖尿病患的血糖與體內血脂進行結合,易使身體產生發炎反應,造成血管循環變差。 -
新冠死亡個案9成有慢性病史 「i顧健康」落實三高控制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91以推動社區藥局數位化為核心,由藥師守護民眾的健康,期許打造全人照護的環境為宗旨的「i顧健康」服務平台,在防疫的觀念下創新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