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抗組織胺
-
夏秋易遭蜂螫!輕微螫傷可靠這招緩解 戶外活動應小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23蜂類螫傷可分為蜜蜂和虎頭蜂螫傷,根據衛福部暨臺北榮總臨床毒物中心的最新研究報告,於2001至2021年期間,共有611名因蜂螫傷通報至毒物中心的病人,其中441名患者更有詳細的臨床資料可供探討與中毒嚴重度有關的預測因子;研究結果顯示,蜜蜂和虎頭蜂螫傷主要發生在夏季和秋季,特別是9月份通報螫傷的人數達到最高峰。 -
高強度運動慎防猝死風險! 專家示警:3族群特別當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76在健身房重訓、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社會事件時有耳聞,熱愛運動,卻提高死亡風險,看似不符常理,心臟科醫師表示,心臟結構異常,或是罹患致命性心律不整等民眾,看起來健康,但從事高強度運動時,心臟受到壓迫,就可能出現猝死危機,不可不慎。 -
乾眼症是慢性眼科疾病會遺傳嗎? 醫師籲這幾類人當心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6154乾眼症就像高血壓、糖尿病等是屬於眼科慢性疾病,若有一些遺傳性的免疫疾病,也會有機率罹患乾眼症,目前乾眼症雖然不能完全治癒,但仍可透過適當的治療和管理,來緩解不適症狀和提高生活品質。 -
異位性皮膚炎好癢!男嬰皮膚6成都紅腫 抓破皮還流膿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74搔癢難耐是異位性皮膚炎最明顯的症狀,幼童的皮膚較脆弱且敏感,常因水泡抓破、磨破後產生糜爛、滲液結痂之情況,長期下來易引發皮膚損傷、脫皮及苔蘚化等病灶,嚴重的話,將導致皮膚功能的失常、局部免疫功能失調,或常見續發性病毒、細菌、黴菌的皮膚感染。 -
快躲太陽!5大族群中暑風險高 炎夏一定要防曬多補水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654台灣的夏季溫度總是居高不下,近期因為熱傷害而掛急診的人數也持續增加,常見的熱傷害有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當中又以中暑為最需小心的症狀,而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除了和環境溫度相關之外,與個人之身體狀況也大有關聯。《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中暑高危險族群」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中暑高危險族群。 -
防曬乳、防蚊液哪個先擦? 間隔X分鐘以避免交換作用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974綜合媒體報導,全球氣溫屢創紀錄,7月3日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天」,顯然高溫以及炎熱,是所有台灣民眾在夏天必須學會面對的天氣,藥師公會提醒民眾戶外活動要注意防曬和熱傷害風險外,也要提醒民眾,有在服用抑制汗腺分泌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藥與三環抗憂鬱藥等,恐怕會增加中暑風險,要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
進出冷氣房誘發鼻過敏發作 杜絕「冷氣病」醫揭1療法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634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過敏大致可分為外物侵入的吸入式過敏和食物等物質引起的全身性過敏2大類,而鼻過敏與物質過敏較無關聯,當人的自律神經受到外界刺激會有生理變化,而鼻過敏患者的鼻黏膜神經因為吸入冷空氣之後,微血管受到刺激,鼻黏膜便會由鼻內神經刺激黏膜充血腫大,調適加溫後便會腫脹,進而引起過敏反應。 -
乾眼症成因眾多! 眼科脈衝光物理治療緩解乾眼症不適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76誘發乾眼症的成因很多,上明眼科總院長潘志勤醫師指出,眼睛發炎是造成乾眼症的頭號殺手。其他包括各種過敏性的結膜炎、女性種睫毛畫眼妝、長期配戴隱形眼鏡和空汙等,也都可能導致眼睛的發炎反應;其次為眼睛眨眼功能不全,這與傳導神經有關,一般當我們眼睛張開時角膜淚水會逐漸蒸發,而眨眼的目的是幫助淚水進行交換,正常約5至6秒眨眼1次。通常老年人神經傳導反射變慢、眨眼頻率下降;年輕族群則過於專注3C螢幕或追劇,導致眨眼次數也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