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藥研發
-
一箭雙鵰!國衛院抗癌新藥 抑制癌細胞兼活化免疫細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35癌症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已經有40多年,近期標靶治療成了新興療法,癌細胞卻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癌症免疫療法因而誕生。目前的癌症治療法,不能同時抑制癌細胞與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合併使用不同類型的標靶抗癌藥物,雖然可增強抗癌效應,協同及加成抗腫瘤與免疫調節效應。但因藥物相互作用改變,經常導致拖把的副作用,並影響藥物吸收與代謝。 -
迎解封!陳時中:本週公布商務客來台細節 擬居檢10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70近期的Omicron疫情,陳時中認為,Omicron看起來是疫情的轉機,因Omicron明顯輕症化,以及潛伏期短,可能感染第1天就能驗出,與過去長達7天的潛伏期不同;因此檢驗速度加快,隔離時間就不用太長。
-
國衛院小分子抗癌藥系統 僅20%劑量藥效倍增副作用減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409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所長張俊彥表示,目前常見的癌症治療方式為手術、放療、化療、小分子藥物和大分子抗體藥物,各有其優缺點,但小分子抗癌藥物已成研究趨勢,原因為具有較高的毒殺能力、較佳的腫瘤組織穿透能力,提高藥效,且副作用較低。 -
台灣東洋強調BioNTech陸資僅佔0.7% 疾管署評估買量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86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台灣東洋公司所述劑量,應該是最多可以採購到1千萬劑,但指揮中心會買多少劑量,必須先評估有效性與安全性,同時考量國內冷鍊技術是否能配合,才能作最後決定。目前瞭解BioNTech新冠疫苗必須儲存在攝氏負70度環境,保存期限也只有6個月。 -
各界專家齊聚醫療高峰論壇 杜元坤提出治癒癱瘓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11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在高峰論壇中表示,年初至今的8個月以來,新冠肺炎重創全球,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領導的防疫國家隊表現相當傑出,台灣也因此被全世界看見。包括陳時中在內,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及疾病管制署長周志浩等幾個防疫國家隊重要成員都是北醫校友,也讓北醫校長林建煌備感榮耀。 -
合一ON101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新藥 可望明年上市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70中天生技發言人黃山內指出,糖尿病足慢性傷口潰瘍為糖尿病最主要併發症,盛行率達6.3%,有19%至34%的糖尿病患者終其一生會發生足部潰瘍,導致下肢慢性皮膚病變,嚴重患者會被迫截肢,截肢後5年存活率僅有約60%,較某些癌症存活率更低。 -
疫情失業在家「苦苦等」 藥品臨床試驗專員正夯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718食藥署指出,根據現行法規,在新藥進入台灣市場前,需先進行一連串臨床試驗,確認其安全性與療效,但臨床試驗的執行過程複雜且漫長,包括執行前需先進行臨床試驗申請,待獲得核准後開始收案。 -
國衛院如開外掛 僅5天研製出公克級瑞德西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254由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藥物化學加值創新研發中心(Value-Added MedChem Innovation Center, 簡稱VMIC)研究團隊,自接獲任務旋即於2月19日完成製程破解,成功完成瑞德西韋毫克級合成。完成第1階段後,VMIC研究團隊的4位成員再接再勵,讓原定2個禮拜的作業時程,短短5天提前達陣,於今(2月24日)完成公克級合成,讓藥物研發的進展往前邁向一大步。同時,已有國內廠商表達後續大量合成生產之意願,期盼能共同為此次抗疫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