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旅行團
-
認識瘧疾!奎寧的歷史與青蒿素的突破 改寫人類抗瘧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249「藥博士 正藥說」於臉書貼出衛教訊息,文中指出,瘧疾是一種古老的傳染病,甚至在西元前2世紀的中國古籍中就有記載,這是由瘧原蟲(Plasmodium)引起,透過受感染的雌性瘧蚊(Anopheles) 叮咬傳播,感染肝臟和紅血球,導致反覆發燒、寒顫、頭痛、嘔吐,嚴重時可能引發貧血或多重器官衰竭。 -
瘧疾境外移入19年同期新高 前往疫區先看旅遊醫學門診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440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4月7日累計7例境外移入個案,為近19年(2007-2025年)同期最高,年齡介於20多歲至60多歲,感染國家分別為獅子山及索羅門群島(各2例)、坦尚尼亞、肯亞及非洲中部(各1例),其中6例感染惡性瘧,1例感染間日瘧。近19年(2007-2025)累計194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感染地區以非洲國家為多,檢出病原體以惡性瘧為主,其次為間日瘧。 -
新北樹林旅行團遊台南嘉義 疑食物中毒25人送急診治療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6920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部長李宜恭指出,整個旅行團有39個人,其中有25個人出現症狀,其中有5人症狀比較嚴重,有點脫水現象,因此予以補充輸液,並抽血檢查,另外有一位高齡長者,因昨天半夜不舒服,上廁所時不慎跌倒,造成大腿骨骨折,在進行初步處理後,轉回居住地進行手術治療。 -
台大醫院新書《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 回顧大疫年紀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2新冠疫情來到第3年,迎接曙光之際,台大醫院將這兩年多的經驗為文成書,讓我們能夠反思《那些病毒教我們的事》。在2020年初,醫院發訊息提醒同仁,關注在中國武漢的肺炎感染案;1月6日啟動雙重檢傷與特別診分流機制,才能在1月底發現國內第2例確診個案。當日啟動院級疫情中心會議,並且每日密集向各部門公開院內情形,且修訂資訊,包含更新檢傷標準以及員工健康監測等。 -
10月13日邊境解封入境後「0+7」怎麼做? 圖解1次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73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經持續監測國際及國內疫情,疫情正以穩定可控方向發展,在評估國內防疫與醫療量能後,為邁向正常生活,自10月13日的0時(航班表定抵台時間)起,入境人員免除居家檢疫,進行「7天自主防疫」,並開放相關邊境管制措施,以兼顧防疫、經濟、維持社會運作及國際交流之需求。 -
指揮中心未來擬入境檢疫走向0+0! 防疫旅館走入歷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3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最快10月13日放寬邊境管制措施。指揮官王必勝今(28)日說明要等29日行政院會後決議,當日下午將會有進一步動作。行政院長蘇貞昌在28日上午視察桃園機場時表示,如果無意外,在29日行政院會各部會有共識後,將由指揮中心宣布10月13日如期開放國門。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如果需要指揮中心宣布10月13日解封,則須待29日上午的行政院會後提出相關決議。 -
王必勝鬆口:10月15日前邊境解封 0+7後口罩室內才戴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35近期最受關注的關鍵字,莫過於「邊境解封」、「開國門」、「出國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在今(22)日於周玉蔻的節目上,首度為邊境解封壓了很明確的時間:「10月15日前。」周玉蔻連續問了許多問題:邊境開放時與旅行團同時開放,王必勝同意。口罩令走向鬆綁,僅有極少數時候會帶,「新加坡以戶外與室內劃分要不要戴口罩,台灣也應該有適切方式。」在低度流行下需要做些改變。 -
觀光局提旅行團出入境3大面向指引 預備迎接邊境解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81在各國大開國門時,我國邊境解封指日可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今(14)日證實,已經通過「旅行業辦理出(入)境團體旅客操作指引」,為了未來的旅遊做準備。然因為本土疫情正值高峰,須待趨勢向下後再作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