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晚會
-
梨泰院踩踏事件若真實發生如何自保? 消防隊員授錦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79南韓梨泰院的萬聖節活動爆發多人踩踏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與多人受傷。在各界都想知道為何會發生這起悲劇時,許多人回想起台灣也經常有多人群聚活動:跨年晚會、演唱會、商展,甚至是購物中心,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發生。雖大家總會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但要是自己就在那裏工作或有任何理由一定要去呢?或是風險已經發生了?《NOW健康》邀請消防隊員分析碰上這類狀況該如何自救。 -
行醫不忘本!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 創基金會助母校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166當學校為了教育學子廣納師資,但考量到教授的薪水、退休金勢必又是一筆支出費用,於是李宏信醫師借鏡美國哈佛大學等學府,背後還有校友基金會支撐,希望自己能為台北醫學大學盡一份心力,若學校將來遇到瓶頸,還有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挺身支持,提供學生之獎學金、學術研究獎助金、教授研究專案補助金或設立研究機構等方式,資助母校經營,走出康莊大道,奉獻國家。 -
結婚要想清楚!婚前評估這4件事 雙方達成共識很重要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791《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最近三個月內「婚前評估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婚前熱議的四大評估事項有哪些。 -
跨年演唱會倒數! 突發性耳聾求診人數恐再有一波高峰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07根據耳鼻喉科門診觀察,跨年晚會後的1周內,往往是突發性耳聾求診的患者人數激增的高峰期。李宏信醫師說,突發性耳聾的醫學定義是指,3天之內、連續3個聲音頻率,發生超過30分貝聽力喪失的,是1種急症。雖然醫界對於其致病機轉仍不甚明確,但普遍認為與長期處於高分貝環境中、病毒感染、壓力、糖尿病、內耳血管病變……等有關。 -
跨年北部氣溫下探1字頭! 北市府跨年防疫準則看這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9822021年的最後一天天氣如何?氣象局預測顯示,跨年當晚,雙北的氣溫為14°C至16°C,陰天,屆時想必是寒氣逼人。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時,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帽子、口罩、圍巾、手套、襪子及防滑鞋,都要穿上;穿著上可考慮多層次穿著(例如洋蔥式穿法),方便隨著溫度變化來穿脫衣物。最外層可選擇具有防濕與防風功能的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的衣物。 -
維持2級警戒至明年1月10日 參加跨年先清楚相關規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38因應國際間新變異株Omicron威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相關單位溝通及評估後於今(27)日宣布,今(2021)年12月28日至明(2022)年1月10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 -
聖誕跨年活動顧好防疫 下週警戒降不降?羅一鈞今說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7年底將迎接聖誕、跨年假期以及農曆春節,而冬季是疫情高峰,歐美現已受到第4波疫情的挑戰。下週一(11月29日)將是本次二級警戒的截止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末前將說明新的措施,但因應春節專案,預料延續二級警戒,不降級。 -
國慶日3天連假慶祝活動兼顧防疫 典禮、焰火秀都降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49中國民國國慶雙十節即將來臨,今年慶祝活動將在3地舉辦,10月9日國慶晚會在新竹市舉辦,10月10日上午國慶大典,在台北市總統府前表演,晚間國慶焰火在高雄市港區實施,因防疫需求,入場人數相較往年都降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