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檢傷分類
-
太魯閣號事故陳時中默哀1分鐘 醫療救災現場最大運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73昨(2)日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上午行經花蓮大清水隧道北口,撞擊滑落隧道口工程車,導致51人死亡,至少187人受傷,成為台鐵70年來最嚴重事故;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現場檢傷分類迅速,有效分配傷患至合適醫院。 -
去年就醫人次減少千萬 重複檢驗反增54萬件這3項最多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50礙於重複檢驗件數及費用逐年增高,以及輕症患者使用高階影像檢查情況過於浮濫,健保署將推動改革,擬針對藥費、檢驗檢查,徵收部分負擔,現行免部分負擔的檢驗檢查,將收取50至200元。 -
台灣防疫策略受國際肯定 榮登醫學期刊《BMJ》部落格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06在醫師公會全聯會邱泰源理事長領軍下,台灣醫界全力配合防疫工作,利用健保卡系統和2018年開發的「醫療資訊雲端查詢(MediCloud)系統」,與出入境旅客的資料結合,開發即時警示系統。讓醫療服務提供者可以即時獲取病患的出國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以及在大型聚會的群聚感染情形,在確保醫師安全的同時對病患進行有效的檢傷分類和快速準確的診斷。另外為落實全面覆蓋式口罩供給,在藥師公會全聯會黃金舜理事長支持下,民眾憑健保卡可在6千多家藥局購買的「口罩實名制」控管系統,也是透過健保資訊發揮具體的作用。 -
善用急診醫療資源 專科醫師公開急診就醫3錦囊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650急診處理的是緊急的醫療需求,如果不是緊急需求,建議病人盡量不要到急診,以免讓自己暴露在感染風險下。不過每個人對「緊急」的感受都不同,楊坤仁醫師建議可先自我評估當下身體不適的狀態,若症狀出現的「頻率」和「嚴重度」,與平日有明顯差異,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不清或疼痛難以忍受的情況,就要考慮到急診就醫。 -
健保署放寬急診身分證字號調病史 加快醫師搶救生命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70急診醫學會理事長黃集仁表示,急診與一般門診運作模式非常不同,急救病人不一定在當下醫院有就醫紀錄,如果病人當下沒有帶健保卡,就沒有辦法立刻知道疾病史,大幅增加急診醫師的救治難度。新查詢作業開放後,急診醫師只要用任何方法得知,例如身份證、駕照、病人口述等,只要有辦法知道身分證字號,就可查看就醫狀況。 -
馬偕急診行動資訊APP 即時掌握看診情況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49「馬偕急診行動資訊站APP」由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內科主任蔡維德發想規劃,蔡維德說明,對於無法看一般門診卻有實際就醫需求的病人而言,急診的確是唯一途徑,此APP可解決急診室內非屬需急救病人常遇到的問題,並藉由整合看診系統及衛教資源的雙向資訊互動,改善病人就診經驗、解決重複性詢問,將急診就醫流程透明化,同時減少干擾臨床醫療的情況發生。 -
轉診新制上路 民眾一個月內享4次回診優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5311衛生福利部已公告自106年4月15日開始實施健保門急診部分負擔費用調整方案,新制上路後,如果經轉診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部分負擔調降40元;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部分負擔則調升60元。這次同時修改「全民健保轉診實施辦法」,大幅放寬轉診優惠,病人在一個月內的4次回診,可視同轉診,均能享有減輕部分負擔的優惠。 -
分級醫藥新上路 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多付60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688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指出,本次部分負擔調整目的不在增加健保財務收入,而是建立制度,希望藉此建立有效的轉診制度,希望減少小病患者往大醫院就醫的情況。新制內容共有三大部分,重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