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母奶
-
產後調理必須講究! 網友挑月子中心8大搜尋條件公開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46辛苦懷胎10月產下嬰兒後,放鬆身心靈必然是懷孕媽咪們最需要的,從常被提到的「按摩椅」、「月子中心餐點口味」和「房間隔音效果」等關鍵字即能發現,因此月子中心提供的月子餐以及相關住房環境和設施,能否讓媽咪們享有尊榮般的享受,便是在選擇產後調養身體之地時的重要考量。 -
寶寶滿周歲後喝配方奶粉含糖量高 恐提早陷入糖糖危機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90根據WHO與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幼兒滿1歲以後可開始正常飲食,建議給予全脂牛乳,和其它類新鮮食物來滿足幼童的營養需求,達到成長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纖維及植物營養素。
-
嬰兒補充水分有學問 長輩說餵葡萄糖水真的可以嗎?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00食藥署網站「闢謠專區」,有人詢問,「家中長輩建議我給嬰兒喝葡萄糖水,聽說可以利尿,這是真的嗎?」食藥署回應「剛出生的嬰幼兒容易低血糖,在醫師的指示下可以給予少許的葡萄糖水,若症狀消失後就不需再餵食葡萄糖水,即使嬰幼兒哭鬧,也不建議使用,仍應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要食物。」 -
母乳符合生態永續更勝配方奶 名模林可彤力挺母乳哺育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66今年國際母乳周主題為「支持母乳哺育,為了更健康的地球(Support breastfeeding for a healthier planet!)」,母乳哺育比配方奶哺餵更符合永續性及生態性。據統計,在6個亞洲國家每年銷售720,450噸配方奶粉,產生近290萬噸溫室氣體,相當於平均載客車輛行駛112.7億公里(台灣環島939萬圈)或送往垃圾場的103萬噸廢棄物(台北市民471天產生的廢棄物)。母乳哺育不僅對於嬰幼兒的健康非常重要,是寶寶最天然的食物,也可改善地球的健康。 -
餵母乳對寶寶有好處 研究發現也可降低媽媽早更風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72這項針對108,000多名婦女進行的新的流行病學分析結果表明,跟生過同樣數量小孩的女性比起來,母乳喂養7至12個月的女性,更年期提早來報到的機率降低了32%。早期更年期(梅約診所定義為45歲之前卵巢功能的喪失)會增加女性早期死亡、心血管疾病、認知能力下降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
迎接早產寶寶出院 新手爸媽居家照護完攻略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31國泰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指出,早產兒的照護不單指院內照護,2歲前都要定期進行評估,甚至在2至5歲學齡前,在神經學和認知發展都要加以注意,觀察是否有學習上的障礙,尤其是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在5歲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
職業媽咪做好3大準備 重返工作也不擔心寶寶沒奶喝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545木生婦產科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祝怡麟表示,通常月子期間是建立奶量的黃金期,選擇親餵的媽咪可以依照寶寶的需求哺乳,不需拘泥定時,寶寶想吃就餵;如果選擇將母奶擠出以瓶餵的媽媽,為了讓奶量能滿足寶寶所需,最好能定時擠奶。若產假結束後,選擇重返職場,建議可以在滿月後,開始調整哺集乳時間、準備庫存母奶,並了解職場的擠奶環境與時間安排。 -
哺乳媽咪零酒精攝取 有益寶寶腦部發育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052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鍾佩穎表示,酒精會影響新生兒大腦發育,且即使經過烹煮的含酒料理,酒精仍會殘留在哺乳媽媽奶水之中,攝取酒精還會減少母奶產量,基於安全不只懷孕期間要完全避免酒精,產後的哺乳媽媽不論剖腹產、自然產都應儘量減少酒精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