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泡疹病毒
-
突發性耳聾錯過黃金期也別放棄! 把握治療痊癒的機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84李宏信醫師指出,治療突發性耳聾,除了使用類固醇抑制急性發炎症狀,來減少對神經的破壞,更重要的是務必使用打通血路,增加血管暢通、減少膽固醇堆積其中;其次用藥促使血管擴充,增加血管通透作用,以血管營養劑滲入到內耳組織與聽神經細胞,就能促進加速聽力改善而恢復。 -
從舌頭麻木到臉麻嘴歪僅幾小時 不是中風是這病毒引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201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啟訓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又稱為「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是一種急性顏面神經發炎,好發於春季及秋季,無特定的好發族群,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原因多與病毒感染有關,其中以帶狀疱疹病毒引起者最為複雜,除顏面神經麻痺症狀外,常在外耳道與耳後出現紅疹與水泡。 -
學齡前公費流感疫苗將轉成人使用 莊人祥鬆口加購有譜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40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郭宏偉表示,根據上周統計數據,門急診類流感就醫38,887人次,相較前一周上升約1.5%,雖然整體疫情仍處低點,但統計曲線慢慢上升,流感病發重症通報監視也微幅增加;0至6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檢出陽性件數明顯上升,其次是單純泡疹病毒與腺病毒。 -
防疫警覺開始鬆懈? 呼吸道融合病毒在0至6歲竄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34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監測最近類流感門急診就醫百分比,從前幾周開始就緩緩上升,雖然仍未到流感流行階段,但急診類流感就診約7.2%,而流行閾值11.0%,同時門急診類流感就診35,841人次,相較前1周也略微增加4%左右,雖然沒有顯著上升趨勢,但仍然必須持續觀察。 -
公費流感開打首日近40萬人接種 65歲以上族群最踴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81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藉由往年經驗評估,公費疫苗開打首周民眾都會非常踴躍,第1個月可能會超過3百萬劑,希望也能將其於3百萬劑施打完成,並且自費疫苗今年有115萬劑,去年則只有65萬劑,不符合公費資格民眾,可以自費施打疫苗,希望能夠形成群體保護力,讓流感威脅能夠降低。 -
張上淳駁新冠病毒變異提高致死率 終身帶原機會不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20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自己有看到報導,也與廖俊智溝通討論,媒體在寫法上可能不是太精準,初步來看新冠肺炎病毒變異似乎滿大,但跟死亡率是否有關,目前仍需要更多數據研究。台灣境外移入患者很多,病毒來自世界各地,但台灣新冠肺炎死亡率沒有因而升高,反而維持在低點。 -
大甲媽祖遶境受外界關注 陳時中:防疫立場不建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35陳時中說,大規模民眾群聚活動,站在防疫立場上,還是會有風險存在,但大甲媽祖遶境屬於民俗活動,正在與舉辦單位溝通,希望能找到最適當的方法。今年大甲媽祖遶境預計在3月19日舉辦,每年信徒超過數十萬人參加,相同時間的住宿飲食,如果鎮瀾宮決定照常舉辦,如何防疫將會成為非常艱難一役。 -
家中1人感染紅眼症全家恐遭殃 醫師提醒預防5原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46陳沛仁醫師指出,急性結膜炎的病程需要7至10天才會恢復,跟感冒相同,就算沒用藥物治療,大部分病人仍會慢慢痊癒。但病灶發作時不但不舒服,且有機會引起其它併發症。例如病毒可能在眼睛結膜產生假性黏膜,就必須交由眼科醫師清除,不然病程拖長也容易造成結膜結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