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獨立
-
桃機群聚擴大是否升3級警戒? 陳時中:無不明感染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5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說明,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已坐鎮前進指揮所,未來將落實防疫車輛每3天就要執行1次PCR -
走路就喘、胸口痛、血壓起伏大? 心臟復健運動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166而想要加強心臟強度,一般人透過運動可改善體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攝氧量越高,表示身體在運動期間內可提供肌肉更好的供氧量,也意味運動的能力、耐力越高。但由於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對於心臟病患者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心臟病患者如何控制風險並達成有效訓練,就需要正確的運動處方。 -
台大高壓氧治療中心成立 造福潛水病、突發性耳聾患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986台大醫院難高壓氧治療中心於15日啟用,為國內受到潛水病等相關需求的人,提供完善協助。 -
別讓腦中風凌遲後半生! 細胞間質療法找到逆轉新曙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04家佑診所院長侯泰宇醫師表示,腦血管產生病變主因來自於動脈硬化,因為血管愈來愈狹窄最後堵塞,腦細胞得不到血流供應,導致腦細胞壞死這就是缺血性中風;另一種出血性中風因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最後「爆管」破裂,產生血塊後壓迫到腦組織,造成腦細胞受損。 -
全球唯一銀髮族專屬AI體適能魔鏡 簡單檢測降低老化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861今(110)年5月進入全國第3級防疫警戒到8月底為止,除了住宿型長照機構,日照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全數關閉,3個月共影響4,512間社區據點,若以經營良善據點平均服務100位長者來計算,恐影響45萬名長者!成功大學生理學研究所z副教授蔡美玲說明,銀髮族居家防疫時無法至據點運動,缺乏結構性的身體活動量,恐連帶引發心肺功能衰退。 -
你常常感到孤獨嗎? 覺得自己對他人越不重要越是孤單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44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過去研究指出,社會支持及正向同儕關係是減少孤獨感的保護因子,當處於暫時性的孤獨狀態,透過朋友及家人陪伴可緩解孤獨感受。年輕女性離開家庭,在外升學或工作時,更依賴同儕的社會支持,在這時代已習慣使用社交媒體與他人聯繫,需思考如何給予有意義的傾聽、關心及社會支持。 -
外骨骼機器人設備協助復健 為中風患者帶來行走新希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61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林先生脊椎骨折合併脫臼且有脊神經受損,隨即安排手術治療。術中神經探查發現,支配腳踝的神經已斷裂,蘇盈豪便向林太太與媳婦解釋,控制腳踝的腰椎神經已斷裂,且錯過治療黃金期,未來腳踝部分的肌力恐無法恢復。 -
「罩」不住的病毒難防? 帶狀疱疹7大常見問題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26面對罩不住的病毒,家庭醫學會預防保健及慢性病防治委員會主委吳至行醫師,與皮膚科醫學會秘書長詹智傑醫師針對7大常見問題回覆,2位醫師更共同表示除了新冠肺炎外,更要注意其他疾病的預防,且應主動諮詢醫師了解預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