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玻璃
-
罹患乳癌又得2次肺癌 多重原發性癌症族群肺癌比例高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504659歲林女士即為典型個案,有癌症家族史,媽媽罹患乳癌,阿姨則罹患肺癌,而她則是陸續罹患這兩種癌症,10年前確診乳癌,接受手術切除腫瘤。2013年時發現「左下葉肺腺癌」,腫瘤約達1.5公分,手術切除肺葉。 -
女子健檢發現肺部有毛玻璃狀 這檢查揪出第0期肺腺癌
癌症新知 / 肺癌917935歲的李小姐近期安排全身健康檢查,自覺身體強健的她,卻意外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中發現右上肺葉有1顆淡淡的毛玻璃狀病灶。經主治醫師判斷後,懷疑有極高機率為惡性腫瘤,遂安排住院手術。李小姐在術前完成電腦斷層導引,精準定位病灶,以不插管的形式進行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傷口僅3公分。麻醉消退當晚,李小姐就恢復進食,能自主下床散步,術後第2天就平安出院了。 -
飛蚊症不是老人病! 男大生長期熬夜睡眠不足也中鏢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468中醫師鄭愛蓮說明,飛蚊症是1種自覺症狀,醫學上稱為「玻璃體混濁」或「玻璃體退化」,通常與高度近視或家族遺傳有關。罹患飛蚊症的年齡層廣泛,小孩到成年人皆有可能,有些患者因遺傳因素,從小學時期就出現,有些患者則是成年後用眼過度或眼睛退化,才出現飛蚊症。 -
蕭彤雯初期肺腺癌所幸手術成功 9成台灣女病人未吸菸
癌症新知 / 肺癌3576前主播蕭彤雯日前才在個人臉書寫下「媒體工作者壽命似乎特別短!」,因為她在一天內痛失兩位在新聞界的好友,不料,22日在臉書貼文,前幾天動了「左下肺楔狀切除手術」,經病理檢驗確認為肺腺癌0期。 -
如何處理隔夜菜? 營養師整理7大重點這樣做安心吃!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56張瑄筠說,造成食品中毒的3大病菌為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只要隔夜菜處理得當,加溫超過70℃以上,且不要重複加熱,就可降低食用風險。該如何處理隔夜菜?張瑄筠提出7大重點。 -
新冠疫情又嚴峻! 調節身體免疫營養素先吃先赢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75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引述英國國家衛生研究院2019年的報告,統合分析共15個國家、25項研究、含括10,933人的研究,指出維生素D能夠促進對抗病毒細菌的保護機制,可顯著降低至少1種急性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胸腔感染等)的風險。 -
視網膜剝離不是老人專利 重度使用3C年僅18歲就發病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44羅東博愛醫院眼科黃謙傑醫師表示,一般來說,視網膜剝離的好發族群為高度近視者(500至600度以上)、40至60歲的中壯年族群,發生原因為視網膜退化,不過近年來由於3C重度使用成癮者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使就醫年齡有下降的趨勢,應是用眼過當使視網膜提早退化所致。 -
青光眼造成視神經傷害不可逆 房水受阻眼壓異常是警訊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284王清泓主任說,為了使光線與影像可呈現在視網膜,以便將資訊傳到視神經和大腦,整個視軸所經過的組織(如角膜、水晶體及玻璃體),必須是沒有血管或其他遮蔽,以免擋住了我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