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痣
-
肝臟問題有跡可循 皮膚發癢、泛黃、指甲變化都是警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40書田診所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王志堂表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即使處於發炎狀態,通常也沒有症狀,提醒B、C型肝炎患者、常酗酒者(酒精性肝炎)、肥胖者(脂肪性肝炎),如果出現易累、食慾差、沒胃口等症狀時,就該積極就醫。 -
蜱蟲叮咬恐出現萊姆病 夏日戶外出遊記得這樣穿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3101蜱蟲(Tick),分成硬蜱及軟埤,大部分蜱蟲叮咬的疾病多由硬蜱所造成。硬蜱屬於(Ixodidae)科,為1種8隻腳的節肢動物,它有時張牙舞爪的樣子會讓有些人以為只是同為8隻腳的蜘蛛。蜱蟲靠吸食脊椎動物的血維生,從幼蟲開始就具有吸血能力,包括鳥類,貓狗及人類均可能被其叮咬。蜱蟲平常多爬行於草叢,若人類經過草叢,就有可能導致蜱蟲爬行到人類身上並吸血,通常會爬行至牠覺得安穩的地方,故常常會爬行至皮膚皺摺處。通常蜱蟲叮咬多在春夏季,高峰期常在5至8月。 -
除斑還是有請專業的來 專家:操作不當恐導致3種下場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4196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電燒除斑是利用電流所產生的熱量來燒灼皮膚,破壞黑色素,但周圍的皮膚也可能受到波及,形成焦炭痂皮或疼痛,還會留下疤痕。 -
有「痣」者謹記5大變化 慎防黑色素瘤上身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062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說明,如果身上有痣,可從5個觀察重點,包括:(1)不對稱、(2)邊緣不光滑、(3)顏色不均、(4)直徑大於0.5公分、(5)外觀變大或變化,可作為是否應該就醫的參考依據。 -
男性罹口腔癌機率占9成 菸酒紅唇族風險高123倍
癌症新知 / 口腔癌4526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台灣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發生人數約計7,000人、死亡人數約3,000人,其中男性占9成之多,世界衛生組織 (WHO)分析口腔癌危險因子,嚼食檳榔者為不吃檳榔者的4倍;若同時吸菸和喝酒,則危險度提高到25倍。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學者統計發現,有嚼食檳榔習慣罹癌比例為不吃檳榔者的28倍,喝酒加上檳榔提高為54倍,抽菸加上檳榔增加為89倍,合併抽菸、喝酒、檳榔,更暴增為123倍。 -
放暑假連日熬夜玩手機 國中男生引發3公分大痔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84林北江醫師說明,痣瘡併血栓屬於外痣,前幾天的急性期會讓屁股變得很敏感,就算不直接觸碰也很痛,門診的處理方式可以打麻藥後把血塊取出,達到緩解疼痛目的。但由於國中男生就醫時已過急性期,痣瘡被碰到才會痛,所以開藥膏塗抺並囑咐泡水坐浴以加速消腫、減緩不適。 -
皮膚黑點病灶難判別 AI系統輔助降低誤診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4786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指出,不少門診個案係因皮膚長出黑痣、斑點或原有皮膚發生變化而就醫,一般只需有經驗的醫師肉眼判斷就能確診,但臺大醫院醫神計畫團隊與威強電集團威聯通共同開發「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技術,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以國人常見皮膚狀況與變化為基準,並依據實際病理切片報告為訓練標準答案,採用3種知名的深度學習架構Inception V3、NasNet、Inception ResNet V2之模型分析結果。 -
黑色素瘤5特徵 醫師教你如何分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65痣依據分布的位置又可分為接合痣、真皮痣與複合痣。其中接合痣位於表皮層內,通常較表淺,真皮痣則位於真皮層,多為較大、突起較明顯或長毛的痣,而複合痣存在於表皮層與真皮層之間,大小一般介於接合痣與真皮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