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治療
-
三軍總醫院研發CAR-T細胞治療 造福淋巴癌及血癌患者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10三總前院長暨軍醫局副局長蔡建松表示,2017年美國FDA批准CAR-T細胞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瘤,但生產時間長、技術門檻高,且費用昂貴,對於經濟狀況不佳的癌友來說,是一大負擔,「國內有必要自主開發CAR-T細胞治療」。 -
突破傳統2D影像限制 婦科微創3D進化手術時間快2倍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19傳統腹腔鏡的使用極限,就是2D視野。丁大清表示,2D視野的限制使得需要看清血管或神經的手術變得困難。最近就有1位婦女結紮多年後,因為還想要生孩子,決定要重新接回輸卵管。透過3D腹腔鏡手術不但成功復原,更把原本大約需要3個小時的手術時間,縮短為30分鐘。 -
10大癌症中肺癌存活率最低 早期「精準治療」成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734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發生肺癌新增人數達1萬4,282人,發生率位居第2,平均每36分鐘就有1人罹患肺癌,不論男性、女性發生率均偏高,其中又以不抽菸女性罹癌風險增加幅度最為明顯。 -
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20截至今年8月14日,衛福部共接獲147件申請案,已核准46件細胞治療計畫,遍布全國24家醫院。不過,開放細胞治療迄今,各醫院的療程、價格落差甚大,光是同一療程,有些價格相差50至60萬元,讓病家無所適從。 -
癌症治療副作用難忍受 中西醫聯手提升預後及生活品質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064面對疾病的治療方法,病人尋求專業的「第2意見」已是常態,但往往病人在東奔西跑的情況下,常因不同醫師得到的資訊不同或落差,以至於病人往往不敢跟原主治醫師告知有服用其他藥物,或是醫病雙方針對第2意見的看法加以討論,如此不僅造成醫療上更大的問題,同時也可能因此對病人形成另1種傷害。 -
揪出原發部位不明轉移癌 不讓癌症捉迷藏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6130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林育靖表示,癌症腫瘤分成2種:(1)是血液腫瘤,如淋巴癌、血癌屬之;(2)為固態腫瘤,常見如乳癌、大腸癌、肺癌、肝癌等。通常固態腫瘤會依照癌細胞侵犯與轉移程度來界定分期,只要癌細胞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就屬於第4期,病人的預後會較差。 -
5年前不願切除膀胱讓癌症又復發 採免疫療法獲改善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306林先生曾在2015年4月因下泌尿道症狀合併血尿就醫,經影像檢查發現膀胱與攝護腺有7x6公分的腫瘤,於病理切片確診為「尿路上皮癌」第4期,但由於當時病人拒絕切除膀胱,而是以化療及放射線治療保存膀胱,2018年10月膀胱鏡檢查才發現腫瘤復發。 -
皮膚癢別自行買藥擦 這幾種情況恐留下難以挽回的傷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16皮膚科藥膏一般都被認為含有類固醇(又稱美國仙丹),都是非常好用的藥膏,廣泛使用已超過70年,且消炎效果極佳,強度可分為7級,針對不同疾病、年紀、使用部位、長期或短期使用,要有非常專業的知識才能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