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登記
-
莫讓延誤治療成遺憾 聽信坊間療法大腸癌患者1年離世
癌症新知 / 腸癌2954為此,台中市腸腸久久協會推出「腸腸久久 常在我心」智慧整合衛教平台,透過國人熟悉的社交軟體,配合首創「全圖文式衛教資訊」,民眾只要掃描QR CODE,就可以透過互動方式、即時獲得包括疾病知識、腸癌用藥、手術方式、傷口照護以及飲食等重要且正確的資訊。避免再有腸癌患者因錯誤訊息、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
不明原因胸痛再檢查已是罹癌 石綿危害潛伏40年後爆發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79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吳明玲主任指出,石綿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長期暴露於石綿可能會導致惡性間皮瘤、肺癌、喉癌、卵巢癌、石綿肺症(肺纖維化)、胸膜斑與瀰漫性胸膜增厚等,相關症狀可能為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喘。 -
攝護腺癌治療新趨勢 精準治療為轉移性病人帶來新曙光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3937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吳文正表示,針對轉移性去勢療法無效的攝護腺癌,目前已有精準醫療的標靶藥物,臨床上能有效延緩疾病惡化、提升病人整體存活率。精準療法的出現,可幫助BR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攝護腺癌病人重新強化治療目標,也為部分病人在化療之前提供新的治療選擇。 -
嗜喝熱飲當心食道癌上身! 攝氏65度以上增加罹癌風險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2792食道癌患者初期大多無明顯症狀,平時需留意自身的不適症狀,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如有長期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有異物感,切勿輕忽自身症狀,應提高警覺,務必及時就醫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
女人要懂得愛自己 遠離乳癌妳應該知道這4種乳房篩檢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984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沈彥君主任醫師提醒所有女性朋友,雖然乳癌發生率集中於45歲以上族群,近年卻因飲食西化、生育晚、環境荷爾蒙等影響,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30歲以上女性,定期為自己安排乳房檢查。 -
不只是口號! 落實「6分鐘護一生」拒絕子宮頸癌纏身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035子宮頸癌防治最好的方式就是抹片檢查,透過規律的檢查,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可降低約7成。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每年約200萬人接受服務,其中發現約1,200名子宮頸癌個案及約12,000名癌前病變個案,經治療可以阻斷疾病進展。 -
民進黨創黨元老朱高正大腸癌病逝 「腸」保健康5技巧
癌症新知 / 腸癌174早年留學西德的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也是台灣議會暴力第一人「朱高正」,在政壇留有一句名言:「政治是最高明的騙術。」於昨(22)日晚間傳出因大腸癌病逝的消息,得年67歲。 -
脖子摸起來腫腫別輕忽 年輕女教師健檢時驚見甲狀腺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83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甲狀腺癌位列我國10大癌症,107年以新增4,445人排名第7,更在女性癌症榜上排名第4!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口達21.01人,是年輕女性最易好發的癌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