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防治
-
肥胖者不僅身材走樣 連這些病罹患率也比別人高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761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肥胖是1種慢性疾病」,呼籲大家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顏清標體型肥胖,年輕時又喜歡喝酒,屬於三高及癌症高風險族群。 -
打疫苗可減少7成子宮頸癌發生率 有性行為仍然有效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3961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表示,女性子宮頸癌發生,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大多數是性行為時男性帶入女性子宮頸,雖然感染多數會痊癒,但少部分感染者病毒會潛藏子宮頸,慢性破壞導致癌症出現,現在預防子宮頸癌最好方式就是打疫苗,讓身體產生病毒抗體,當病毒入侵就能馬上對抗。 -
乳癌是婦女頭號殺手 篩檢後呈陽性應積極面對別逃避
癌症新知 / 乳癌2977乳癌為我國婦女癌症第1位,105年女性乳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73人,每年有逾1萬名婦女罹癌,逾2千名人死於乳癌,嚴重影響女性健康。乳癌防治基金會教授張金堅表示,抗癌經歷之苦,絕非外人所能感受,最近幾個月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門診發現不少乳癌病友感到情緒焦慮、緊張,甚至擔心被感染而不敢就醫。 -
肺癌蟬聯10大癌症死因第1名 藝人寶媽也確診
癌症新知 / 肺癌3409多年來,肺癌始終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1名,每年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在發生率排行榜則是第2名,僅次於大腸癌。近年來,台灣每年新增1萬3千名左右的肺癌患者,如何預防並有效篩檢,提早治療,成為醫界關注議題。 -
15分鐘為健康把關 定期乳房攝影篩檢遠離癌症威脅
癌症新知 / 乳癌2873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說明,政府提供的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國際間最有效的乳癌篩檢工具,我國實證研究發現,2年1次乳房X光攝影能降低4成1的乳癌死亡率,並減少3成晚期乳癌發生率。而經由篩檢發現的乳癌,高達8成6屬於0至2期的早期乳癌。臨床顯示,早期乳癌(第0至2期)預後很好,5年存活率更高達9成,定期篩檢是最重要的防治策略。 -
乳房攝影篩檢率低 國健署呼籲姐妹們踴躍接受檢查
癌症新知 / 乳癌4960國健署統計,每2年做1次的篩檢比率僅達4成,平均每年約有86萬名女性接受檢查,其餘6成未依照建議受檢。進一步分析,全台45歲至70歲的女性中,6成5(271萬人)至少做過1次乳房攝影篩檢,但仍有3成5(146萬人)從未接受過乳房攝影,人數眾多。 -
別怪西施太誘惑 調查:青少年首次吃檳榔竟是家人提供
癌症新知 / 口腔癌3395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署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而嚼檳榔更是造成國人罹患口腔癌的主因。林莉茹指出,兒童及青少年階段是建立健康行為模式的關鍵時期,當青少年因好奇第1次接受家人或朋友影響嘗試嚼檳榔時,便已埋下健康危害的種子。 -
中高齡預防肌少症 阻抗型運動比慢跑還有效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469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暨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指出,國內流行病學統計發現,65歲以上民眾罹患肌少症比例為在1成左右,超過80歲的男性罹患率更高達近3成。研究顯示,肌少症嚴重影響晚年健康及生活品質,不過,民眾對於肌少症的認知卻嚴重不足,50歲以上中高齡者能夠瞭解肌少症定義為「肌肉質量減少、肌力下降」者僅2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