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傳導物質
-
擺脫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10巧健康操幫助穩定自律神經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84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兼任主治醫師周宗翰表示,中醫治療對於調整自律神經失調,通常都能發揮不錯的效果,例如:刮痧、針灸,幫助調理身體,讓體內氣血、體液重新分布,幫助改善自律神經的不正常的狀況。 -
改善細胞環境突破帕金森氏症治療困境 關鍵在細胞間質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24多數罹患帕金森氏症的患者,可能連自己翻身或起床等平凡的動作都無法獨立完成,許多重度症狀的患者甚至需要長期服藥治療,但仍無法深入病因改善,以致病情遲遲不見好轉。不僅病患喪失活動自主力,家人也因為長期照護備受壓力。然而,帕金森氏症並非「不治之症」,除了透過藥物治療外,現今透過修復受損細胞的細胞間質療法,也能讓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 -
疫情告急宅在家焦慮指數往上飆! 營養師大推解憂配方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006不能外出的日子一久,難免令人焦慮感提升,如果你因疫情自我隔離、減少出門,壓力很大該怎麼辦?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建議可以透過從飲食下手,某些食物裡面的營養素有助於減輕焦慮。 -
歌后詹雅雯驚傳帕金森氏症 10大症狀有3項應提高警覺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387之前詹雅雯就罹患喉部腫瘤,以及無法自行分泌口水的罕見疾病之後,最近2個月來,食慾變差,吃不下東西,爆瘦8公斤,至台大醫院接受檢查,確診為帕金森氏症,左腦已經中度萎縮。目前她持續服用藥物,仍保有行動能力。 -
難治型憂鬱症吃藥也沒效? 非侵入性治療減少負面想法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28衛生福利部於2018年4月核准rTMS可用於治療藥物反應不佳的憂鬱症,亞東醫院精神科也引進了rTMS的最新技術,提供藥物反應不佳的憂鬱症病患有更多治療的選項。 -
化療後噁心嘔吐令人恐懼 有25%癌友曾因此想放棄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09在生理方面,會影響病患食慾,食量減少或無法進食導致營養攝取失調、缺乏體力渡過化療,甚至影響下1個化療療程,導致治療效果打折扣,嚴重嘔吐者可能還會合併食道發炎。心理方面會導致心情低落或無法繼續工作,調查中更發現,每4人中就有1人曾經因此想放棄化療,比率高達2成5。 -
從勁量電池變斷電人生 帕金森氏症10大警訊不可不知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236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表示,帕金森氏症是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由於腦內「黑質部位」退化,導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響身體活動能力。 -
女教師極端飲食瘦身竟引來耳鳴 醫:減肥壓力大導致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015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說,耳鳴的成因百百種,並非一般民眾認知中,只會因為年老耳部功能退化才引起。成因可以簡單區分為2大類:自覺性耳鳴與他覺性耳鳴。前者僅有患者自己聽得到耳鳴的聲響,也是大多數耳鳴患者的類型,如:外耳道炎、梅尼爾氏症、耳硬化症、自律神經失調等都是可能的原因;後者多半與「生命活動」相關,如因血管性疾病所造成的脈動性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