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精神醫學部
-
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近6成可重返職場繼續就學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3229鹿港基督教醫院長青院區副院長邱南英表示,思覺失調症是種思考及知覺失調的慢性疾病,需要長期治療,但治療過程中最擔心患者「機構化」,無法離開治療機構,再難回到社區生活。因此,住院期間除了給予藥物控制病情外,還應多運動,透過職能治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等方式,讓患者恢復生活能力,甚至有機會重返職場。 -
多與長輩視訊互動 老年人憂鬱機率減半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515許多晚輩經常抱怨家裡老人家每天發「長輩文」看了就反感,不過,研究發現,年長者樂於學習新科技,比較不容易失智,經常使用Skype、Facetime等通訊軟體的銀髮族,罹患憂鬱機率是未使用任何通訊系統者的一半。 -
憂鬱症之苦有解 磁波刺激活化大腦幫你改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070一名60多歲吳姓婦人多年來飽受憂鬱症之苦,長年憂鬱、焦慮伴隨無法解釋的頭痛,且這一痛就是20年,幾乎用遍了所有抗憂鬱劑藥物,但還是快樂不起來,心情不時沮喪到谷底,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
不想孩子輸在起跑點 調配作息「睡」出好成績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5886「孩子晚上不睡覺、滑手機,早上起不來經常遲到」,這應該是許多家長共同遇到的教養問題,如果多唸幾句,孩子還可能擺臭臉、甩門表達抗議,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提醒家長,應該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並自己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
漠視員工心理健康 損失恐比關廠罷工還嚴重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13澳洲知名心理健康組織beyondblue於2014年委託澳洲市場研究機構(TNS)針對1126名澳洲上班族進行線上調查,藉此了解上班族對身心安全的重要性及工作環境評估、對心理健康問題的標籤化、職場中發現自己或他人出現心理健康狀況時的行為、對提升職場心理健康的看法,及職場提供相關資源的覺知。
-
陪伴長輩玩桌遊 有助減緩認知衰退及憂鬱現象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74此研究計畫由法國波爾多大學公共衛生教授Jean François Dartigues主持,研究者從1988年開始,於兩個法國行政區中隨機選出3,777名65歲以上的居民進行認知、憂鬱和臨床失智狀態的測量。其中經常從事桌遊活動者有1,181名(32.2%),其特質包括年紀較輕、教育水平較高、多為已婚者、較少感到憂鬱以及有較佳的認知表現等。 -
三總研究:腦部血清素不足 易出現躁鬱傾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659三總最新研究指出,血清素不僅能調節情緒,也與衝動控制有關,有衝動控制的行為疾病患者,從小容易違規、出現破壞行為,甚至有反社會行為,讓家長及學校傷透腦筋。 -
鋰鹽是躁鬱症患者的老藥 使用有無效果與特定基因有關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330研究顯示,帶有此位點的人,治療反應較佳,經過一段時間的追蹤後發現,病人疾病復發率也較低。這個研究成果於今年的3月在國際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上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