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罕病
-
《這一刻,得來不易》紀錄片 鼓勵罕病SMA病友別放棄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057為讓更多人認識SMA,且感謝大眾與健保對病友的支持,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推出《這一刻,得來不易The Moment》紀錄片,描述3名病友取得治療後,改變生命與全家生活的成果。 -
外籍看護申請放寬! 3大族群免評巴氏量表60萬人受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29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提出「廢除巴氏量表」政見,引發熱議,為此,衛福部9月12日與勞動部、民團及醫界、長照專家等召開諮詢會議,針對申請外籍看護資格,包括使用長照6個月以上、經專科醫師診斷輕度失智以上、肢體障礙及所有罕見疾病等3類將放寬為多元方式認定,可免除巴氏量表評估,即能申請外看,預估將有60萬人受惠。 -
男孩罹罕病!帥臉變形萎縮 醫:恐是自體免疫攻擊釀禍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00118歲陳姓少年從小長得濃眉大眼、五官端正,與同儕間相處融洽,異性緣也良好,不料他在升上國中後,右半臉開始漸漸變形至萎縮,眼睛下垂變小,兩邊臉蛋越來越不對稱,長相有很大的變化,導致大家逐漸疏遠少年,讓他身心受創。 -
6旬男走平路心跳破百!竟確診罕病 5年內致死率近4成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113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簡振宇提醒,曾發生過急性肺栓塞的病人,有一小部份會因為內皮異常或凝血功能異常,轉變為慢性肺栓塞,並影響血管結構,慢慢演變成肺高壓,這類病人需要終身使用抗凝血劑。病人平時需注意飲食清淡、按時服藥,並按時回診追蹤,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手術或調整藥物。 -
睽違4年!羅慧夫基金會赴蒙古 義診團3天動20台手術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85揮別新冠疫情,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率團隊於今年8月27日飛往蒙古烏蘭巴托國立婦幼醫院(National Center for Mother and Child Health of Mongolia)為先天顱顏缺陷患者進行睽違近4年的義診服務。短短3日時間,共計協助19名顱顏缺陷患者及1位燒燙傷患者完成手術,讓孩子們重拾自信笑顏。 -
健保署籌百億新藥基金 明年設專責辦公室加快新藥審查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244為加速新藥審查,縮短納入給付時間,是眾多癌友及家屬衷心的期盼,健保署長石崇良宣布好消息,明年1月1日成立專案辦公室,希望將新藥審查時間縮短在1年內完成;另比照英國做法,預計投入新台幣百億元成立癌藥基金,減輕癌友經濟負擔。 -
罕病天價藥1劑4900萬元 首例核准未滿6個月嬰兒受惠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159健保核准了史上最貴的藥物「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治療針劑」,由瑞士藥廠諾華研發的「諾健生(Zolgensma)」打1針終身有效,但費用高達4900萬元天價。 -
偏鄉唇顎裂童「就近治療」故事 北醫全人醫療溫柔革命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362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向來積極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醫療中心思想,持續推動「5全」醫療照護: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全社區,照護的不僅是病人本身的健康,更兼顧周邊切身相關的人事物;其所關懷的層面更包括身心社靈4大面向——傾聽病人的心理、家庭、社會層面,甚至靈性需求。醫療團隊打造全人醫療,珍惜每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