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罹癌機率
-
芭樂抗癌又降血壓! 營養師提醒:這3種人切忌吃太多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010台灣1年4季都可以吃到芭樂,芭樂依口感可分為脆、軟2大類。口感較脆的,有帝王拔、珍珠拔、彩虹拔、水晶拔、珍翠等;口感軟的,有宜蘭紅肉拔、中山月拔,其中「珍珠拔」為台灣主要栽培品種,占比約95%以上。 -
乳癌風險沒察覺?明年起放寬乳篩年齡 40歲可公費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5338鑒於高齡化社會及乳癌具年輕化趨勢,國健署宣布,自明年起放寬乳癌篩檢年齡,上下各增加5歲,擴大至40歲以上未滿75歲婦女族群。鼓勵有符合資格的民眾,可請攜帶健保卡至醫療院所,或逕洽各地衛生局(所)或健康服務中心,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
更年期女性小腹微凸恐罹癌 建議30歲女性常規婦科檢查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859温國璋醫師提醒,如果常感覺腹脹、食慾不振或是排便習慣改變,出現頻尿、腹痛等,建議就醫進一步檢查,除了腸胃科或泌尿科外,也應到婦產科就診。若有乳癌、卵巢癌等家族病史者,建議女性30歲開始常規回婦產科檢查,同時可以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50歲後停經婦女應定期檢查,若是有相關懷疑的症狀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以及抽血檢驗腫瘤指標CA-125,利於早期發現卵巢癌蹤跡。 -
攝護腺癌難察覺!切片融合核磁造影 可提高診斷準確率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036270歲的陳爺爺因攝護腺肥大、排尿困難,而在他院確診為攝護腺癌,5年來前後經歷2次傳統手術治療,可症狀卻沒有改善,抽血檢查也發現攝護腺癌指數持續上升,後續接受多次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仍無法測得周邊腫瘤,遂至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蔡曜州主任門診尋求協助。了解陳爺爺的情況後,蔡曜州主任替其進行檢查,最後病理報告顯示為攝護腺癌2期,考量陳爺爺經歷多次手術且為高齡,建議其接受放射線治療,目前陳爺爺恢復狀況良好,定期於門診追蹤。 -
攝護腺癌早期無明顯症狀 核磁共振定位切片及早揪病灶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1320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何肇晏表示,早期攝護腺癌幾乎沒有明顯症狀,漸漸會出現類似攝護腺肥大如頻尿、尿急、排尿不順或困難等症狀,若侵犯到精囊達第3期以上時可能會有血精,不過若是單純的攝護腺感染發炎,除了發燒,也可能出現血精狀況;直到晚期攝護腺癌甚至出現骨頭疼痛,進一步檢查發現癌細胞已擴散產生骨轉移。 -
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出爐 這個癌症的討論度最高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65癌症死亡時鐘不停快轉,根據2020年統計癌症時鐘再快轉1秒,每4分19秒就有1人確診罹癌。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8日發布《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觀察到2022年癌症議題的網路聲量較2021年成長81.2%,在癌症種類聲量中,以乳癌的討論度最高,佔17.8%,其次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11.9%)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10.3%)。 -
6旬翁愛吃這食物竟患直腸癌 醫曝常見成因與治療方法
癌症新知 / 腸癌3492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每年呈快速增加的趨勢,居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第2位和第3位,直腸癌又佔腸癌的30%。呂宗儒醫師指出:「造成直腸癌的原因包括遺傳與飲食,直腸癌患者的1等親家屬有2至4倍的罹癌機率,而日常攝取高脂肪食物與加工肉品,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
南韓前女籃國手金英姬病逝 生前飽受巨人症、腦瘤所苦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780南韓前籃球女子國手金英姬生前罹患巨人症,最後因腦癌病逝,享壽60歲。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肢端肥大症(俗稱巨人症)為罕見疾病,因生長素過度分泌,器官會不正常的增生或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