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聽力損失
-
幹細胞醫療應用大未來 超出你的想像多更多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80630多年來,幹細胞的醫療應用急遽向前推進,科學研究也發現「新生兒幹細胞」的品質與活性都優於其他來源。全球首屈一指的美國杜克醫學院更建立了世界聞名的幹細胞移植中心,針對兒童癌症、血液疾病、免疫缺陷等疾病進行收案治療。有鑒於此,美國已有29州設立臍帶血教育法案,醫師需向準父母說明臍帶血的儲存與應用。 -
氣溫驟降耳中風發病高峰 新頭針刺激穴位點可找回聽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40目前醫界對於耳中風的致病原因仍無定論,僅有10%至15%的耳中風找得到原因,像是病毒感染、外傷或心血管病變等。西醫通常以抑制內耳發炎的類固醇藥物治療,或搭配血管擴張及血漿擴張劑增進內耳循環,在臨床上約3成患者可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中醫則多半採傳統針灸合併內服中藥,針對耳朵附近的穴道,如耳門、聽宮、聽會、率谷等穴位進行針刺,效果因人而異。 -
氣溫驟降單側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無預警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588收治該名患者的中醫師高資承表示,突發性耳聾是耳鼻喉科的急症,患者在3天之內,做聽力檢查有連續3個頻率的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即是神經性聽力損失的耳中風。耳中風的發生率在台灣約為10萬分之5至20,發病年齡大多介於40歲到60歲之間,且多發生於單耳聽力下降,鮮少有雙耳同時發生的情況,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眩暈、耳朵悶塞感等併發症狀。 -
熬夜追劇突然聽不見? 換2副耳機也沒用原來耳中風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10小靜因為工作壓力大,經常靠著追劇紓解壓力,每日通勤與下班後的時間,幾乎都帶著耳機、盯著螢幕沉迷在連續劇裡。直到上個月某日下班追劇時,突然發現左邊的耳機沒有聲音,連續換了2副耳機卻依然聽不見,讓她在緊張的心情下,趕赴急診掛號,經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
嬰兒滿月前接受聽力檢查 先天性聽損可及早介入治療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03為了避免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專家建議,新生兒應該在1個月大的時候就接受聽力檢查,任何1種聽力損失都應該在3個月之內被診斷出來,最好是在寶寶6個月大時就進行必要的干預措施。 -
陽明大學與榮總舉辦研發成果媒合會 促進產學交流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65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賴穎暉、振興醫院耳鼻喉部暨聽覺醫學中心主任力博宏、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曹昱,透過人工智慧技術提出具備情境感知之噪音消除架構,進而提升使用者於噪音情境下的聆聽品質;由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提出之系統能顯著的改善使用者於噪音下的語音理解力表現。 -
長輩聽力受損置之不理 未來恐增失智症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90長輩聽力受損的狀況,恐怕比你想像中更嚴重。弘道老人基金會協助偏鄉長輩接受聽力篩檢,發現374位長輩中有聽力損失者高達7成,等於每10位就有7位聽不清楚,如果沒有盡快解決,還會增加3成的失智風險。 -
突發性耳聾治療成效因人而異 中醫治療新選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64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林政憲表示,突發性耳聾的定義為病人在3天內突然聽力受損,純音聽力檢查中連續3個頻率平均聽閾值喪失大於30分貝。大多數病患除了聽力減退之外,還合併耳鳴、眩暈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