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肌肉退化
-
咳嗽、打噴嚏就「溼」控! 全球近3分之1女性有尿失禁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755黃煒軒醫師說,尿失禁分好幾種,分為急迫性、應力性、混合型等,其中應力性尿失禁好發在40至60歲產後婦女及更年期婦女,主要是因生產過加上年紀漸長,導致骨盆腔肌肉退化、括約肌鬆掉,造成只要肚子用力,不管是咳嗽、打噴嚏、或是搬重物的時候,就會漏尿。 -
6旬老翁下面腫1大包如木瓜 股溝疝氣嚴重恐器官壞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81羅東博愛醫院一般外科呂長運醫師表示,徐老先生的症狀是腹股溝疝氣所造成,即鼠蹊部的肌肉筋膜弱化缺損,使腹腔內器官隨疝氣囊袋,從腹腔掉落至鼠蹊部與陰囊,且經年未就醫矯正,腹壁缺損逐漸擴大、腸子越掉越多,才會形成外觀1大包的情況。徐老先生在就醫後,透過外科手術,以人工網膜修補腹壁肌肉缺陷,終於解決多年困擾。 -
長期勞動沒運動竟肌肉萎縮 醫師:勞動不等於運動!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6274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表示,成年人30歲之後,開始有肌肉退化的現象,若無運動習慣者,肌肉質量每年減少1%,肌力每年減少2%至4 %。退化速度會隨著年紀的增大而加速。有運動習慣者,可減緩退化速度。 -
高年級長輩動起來! 林冠廷專為銀髮族設計的體育課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663《高年級體育課》作者林冠廷說,書中有1名老先生,94歲時打太極不小心摔倒,拳友擔心發生意外,勸他不要再打拳,此後便坐著輪椅活動,看護也不敢讓老先生自己走路,沒想到老先生反而更難自己行動。幸好老先生女婿是名醫生,知道必須協助岳父訓練肌肉量,在一段時間訓練後,2年訓練就幾乎脫離輪椅,可以用健走杖跟家人到處旅遊。 -
疫情改變國人生活型態 「坐」困家中影響身心健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56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調查發現,坐著不動的民眾越來越多,超過4分之1受訪者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了,每10人就有1人每日坐著時間超過12小時。 -
喉嚨肌肉退化喝水總嗆到 這些動作可改善吞嚥障礙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6012台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王亭貴表示,年長者因神經與肌肉退化,讓吞嚥動作不順暢,大多數都從喝水嗆到開始,由於液體流動速度較快,如果喉嚨肌肉動作不夠快,水就會跑到氣管嗆到,一般而言,最後還有聲帶阻隔,人體會反射咳嗽排出,如果嗆到的不是水,而是大體積食物卡著氣管,就很可能窒息。 -
長輩吞嚥不佳吃年糕不慎堵住氣管 哈姆立克能救命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12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院長•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弘孟表示,吞嚥是一連串非常細緻的動作,牙齒咀嚼到舌頭攪動往後推,喉嚨深處食道與氣管的交接觸,會厭軟骨會放下擋住氣管,讓食物往食道前進抵達胃部,但年長者有時因神經與肌肉退化,吞嚥動作不連貫,就有可能把食物吞到氣管。 -
如何預防肌少症上身? 運動和營養是關鍵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567愛阿華大學的研究發現,綠蕃茄和綠蘋果皮含有強力的化學物蕃茄素(tomatine)和熊果酸(ursolic acid),老年人連續吃2個月以上,有助制止老年肌肉萎縮和虛弱,讓肌肉可從老化效應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