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功能惡化
-
治療慢性腎臟病、穩定血糖中醫來幫忙 用對中藥可護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41慢性腎臟病患者能否服用中藥的爭論不斷,然而有2篇研究證實,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接受台灣的合格中醫師治療下,不僅能減少腎臟衰竭風險,還能降低死亡率。第一篇是高雄醫學大學腎臟照護學系教授黃尚志領導的團隊,分析超過2萬4千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健保資料,從2000年追蹤到2008年,發現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惡化成末期腎臟疾病(ESRD)的風險顯著降低。調整影響變數後,接受中醫治療組的風險比率約為純西醫治療組的0.47倍,且治療時間越長,效果越佳。 -
高血壓傷心又傷腎 專家警告:前期患者無症狀也別輕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68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教授、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表示,長期高血壓會導致血管硬化,進而引發心衰竭、腎臟病、中風等併發症,這些共病危險性高,尤其心衰竭的致死率不僅高於癌症,長期腎高壓結果更可能導致洗腎,因此呼籲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3口訣,養成正確量血壓習慣。 -
腎友低蛋白飲食變瘦怕肌少症 補錯營養品反使病情惡化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21新竹台大分院腎臟科醫師楊忠煒提到,在最新的研究中,發現對於慢性腎臟病病人來說,採用低蛋白飲食並不會導致肌少症,反而它是1種有強力科學證據支持的健康選擇。 -
冬天總想跑廁所!頻尿、夜尿次數多 恐是1臟器在抗議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60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醫師張書明表示,「頻尿」指的是感到需要排尿的次數比平常多。一般來說,成人每天排尿的次數約在6至8次,如果在沒有大量喝水或其他因素影響下,1天的排尿次數明顯增多,即可稱為頻尿,常干擾日常生活品質;「夜尿」則是指在夜間需要起床排尿,至少有2次甚至更多次數,影響睡眠質量和狀態。 -
如何預防腎臟病?掌握護腎黃金8守則 不讓腎病找上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49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根據2022年台灣腎病年報,洗腎病人在透析前1年高達近8成患有高血壓,4成患有糖尿病,3成患有高血脂。除了三高和慢性病之外,吸菸、肥胖以及不當藥物使用也是影響腎功能異常的原因之1。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建立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落實健康生活,定期健康檢查,並依醫囑控制三高,切勿服用偏方、草藥或來路不明藥品,才能掌握「腎」利人生! -
脂肪肝傷腎!長庚調查千名患者發現 近2成恐終身洗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764為了解脂肪肝與慢性腎病的關連性,長庚醫療體系中的肝臟內外科醫師、腎臟科醫師攜手追蹤1628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結果發現,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中,5年平均約有9.3%機率從腎功能正常進展到慢性腎病。而病人中有平均有17.6%機率5年內會進展到晚期腎病,面臨終身洗腎命運。 -
長輩不開冷氣熱到體溫達38度 急診醫示警中暑死亡率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05近期連日創下高溫,氣象局更預估未來幾天「沒有最熱,只有更熱」。醫師說明,近期有長輩為了省電費,白天不開冷氣,導致自己出現中暑症狀,緊急送醫才改善。 -
本土+23349!死亡+79 3旬女確診腎功能惡化住院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02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4)日宣布新增23,349例本土個案,397例境外移入,7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死亡個案, 為3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腎病及風濕免疫疾病病史,曾接種3劑新冠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