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炎
-
腎臟移植需要知道哪些事? 圖解說明1次幫你搞清楚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10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吳明儒教授指出,腎臟移植能幫助患者脫離洗腎的羈絆,生活品質大幅提升,也有助於降低醫療支出。台灣的腎臟移植技術已相當成熟,接受腎臟移植五年後,患者存活率高達93%,而且有超過85%的移植腎臟仍然具有功能。隨著免疫抑制劑的進步,有超過半數的移植腎可以存活15至20年以上。 -
國輻中心推紅外線影像技術 癌症篩檢15分鐘就完成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357國輻中心副研究員李耀昌表示,目前醫界臨床常用的癌症篩檢技術,以組織病理分析法、質譜學法與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為主,但前處理程序複雜,測定時間需數小時到數天,而檢測結果也常出現偽陽性與偽陰性等問題。 -
提升心臟病、腦中風、腎病照護品質 國泰獲醫策會認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56冠狀動脈疾病從急性發病到慢性長期控制,仰賴醫療團隊的持續照護服務。國泰綜合醫院曾收治1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史逾10年的69歲男性,期間曾做過4次心導管置放支架或氣球擴張手術,數月前因出現胸痛、冒冷汗、心律不整而送往急診,經心電圖等檢驗後,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還一度因血壓不穩出現心因性休克,所幸因醫療團隊搶救得宜,挽救寶貴一命。 -
「腹」爸爸BMI超標 恐成代謝症候群一員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417「啤酒肚」雖常見在許多爸爸們身上,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潘富子營養師表示,「腹」爸爸們千萬別小看體重過重及腰圍過粗問題。腰圍過粗(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是反映腹部脂肪堆積造成的腹部肥胖,也間接反映內臟脂肪的堆積,會影響身體代謝,導致血液三酸甘油脂濃度增加、血糖升高,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上升。 -
如廁後擦拭乾阿捏? 擦錯恐泌尿道反覆感染甚至敗血症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4750歲陳姓女子罹患糖尿病多年,且有急性膀胱炎病史,她自訴,因為工作忙碌,而少喝水,少上廁所,就醫前1周小便灼熱、頻尿、急尿感,因症狀不嚴重,因此並未就醫。 -
衛福部公布108年10大死因 近3成國人死於癌症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742衛福部統計處科長陳雅俐表示,108年總死亡人數相較前1年(107)增加2,565人,每10萬人口死亡743.4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上升1.4 %,但經人口結構調整標準化後,每10萬人口死亡408人,死亡率相較前1年下降1.6 %,換句話說標準化人口結構死亡率下降,顯見108年死亡人數與人口老化有密切關係。 -
微循環不好各種疾病來敲門 非侵入性物理治療可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482現代醫學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微循環不良問題,飲食型態西化、壓力沉重、環境汙染,是導致微循環不良的主因。想要遠離這些慢性病,避免身體提早老化,就要從改善微循環做起。 -
下背痛若合併這些問題 可能與僵直性脊椎炎有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44奇美醫學中心風溼免疫科主治醫師陳昭宇指出,90%以上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帶有B27型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HLA-B27;雖然帶有此基因者罹患僵直性脊椎炎者未達10%),與遺傳關聯性高。主要症狀為發炎性下背痛,占所有下背痛原因約4至5%,特徵包含初次發生年齡小於40歲且病程緩慢,經常在清晨快起床的時候,會有雙側臀部交互疼痛,雖然清醒後經過活動症狀會緩解,但疼痛期間可能長達半小時以上,無法僅透過休息緩解,而且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