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臟科
-
破除洗腎迷思 病友也能活出亮麗人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034洗腎的方式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兩種。血液透析須在患者身上的動靜脈廔管扎入兩根針,一根將血液抽出體外,經機器淨化,再從另一根導回體內。每周做三次,每次時間約4至5小時,必須在醫療機構進行;腹膜透析則是在患者腹腔植入一條人工導管,透析液由此進入體內,利用腔內腹膜,透析出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和多餘水分,再引流出體外。腹膜透析需要每天進行,患者經訓練後,可自行在家處理。 -
燕麥奶生菜沙拉 糖尿病腎病變地雷食物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434為協助國內約四萬名糖尿病腎病變患者解決飲食難題,台灣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與營養師全聯會合作推出「糖尿病腎病變早餐指南」,建議患者掌握低蛋白、低GI、適量膳食纖維、適量不飽和脂肪酸,善用腎臟營養品等飲食四原則,避免錯誤飲食造成病情惡化。 -
三高患者應控制血壓血糖 以防腎臟病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58每年3月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日」,為提高國人對腎臟健康的重視,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台灣腎臟醫學會及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計畫於今年3月16日星期日下午,於臺北市花博公園花海廣場舉辦2014世界腎臟病日「愛腎護腎 健康一生」園遊會。 -
居家腹膜透析 腎臟病友趴趴走不是夢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539根據健保署最新公佈數據,台灣洗腎患者已突破7萬人大關,洗腎盛行率達世界第一!目前罹患末期腎臟疾病的患者中,約有90%的病患需接受每週3次的血液透析治療,其他約9%病患則採取居家腹膜透析治療。 -
單孔腹腔鏡切除大腸癌 傷口小復原快
癌症新知 / 腸癌4142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蕭光宏醫師表示,單孔腹腔鏡手術治療大腸癌,開刀傷口則可縮小到三、四公分,卻能成功擴大多種手術器械的活動範圍,能同時精確切除大腸直腸癌與肝腫瘤病灶。
-
食油恐慌-棉籽油導致不孕?!棉酚才是禍首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111前財團法人食品研究所所長劉廷英表示,棉籽油在精製過程中,棉酚不會融入油脂,而是留在棉籽渣裡。除非長期直接食用吃棉籽,才可能導致不孕,民眾不要太過緊張。 -
健康用油-選購小包裝 不固定品牌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19毒物專家林杰樑的遺孀譚敦慈今天出面抨擊,台灣食品廠商誠信破產,呼籲消費者選購油品別迷信大品牌、大瓶裝,建議選擇100、200CC小瓶裝,隨時更換品牌,並依烹調方式選擇不同油,不要一油到底。 -
不鏽鋼餐盒超「錳」 刮刷後恐溶出有害物質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74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邱秀儀表示,這次共採樣20件不銹鋼餐盒,在鉛、銻含量部分全數均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規定(鉛10%以下、銻5%以下),但有5件錳含量介於10.60%至13.38%之間,已超出一般不鏽鋼材質產品錳的最高含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