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腦中風
-
小中風大徵兆!症狀緩解仍存風險 積極就醫防疾病發作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494短暫性腦缺血的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房顫動、抽菸等。如果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的症狀,一定要盡快就醫,即使症狀自行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 -
泡熱水澡突昏迷!冬季慎防「熱休克」 醫師揭關鍵成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78熱休克主要是指人原本處於低溫環境中,突然進到溫暖環境,正收縮中的血管可能會突然擴張,導致血壓出現急遽變化。例如:從外露天浴池等寒冷環境,移動到溫暖內部空間的那瞬間,或者原本浸泡在冰水,突然換至溫泉中,就可能引發「熱休克」。 -
無症狀的心房顫動多危險? 潛藏中風危機患者卻沒警覺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36心房顫動的治療原則是預防中風、矯正心律、處理共病。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病房主任林恆旭醫師說,臨床上會以CHA2DS2-VASc Score評估風險,若風險較高就建議使用抗凝血劑避免血栓形成,降低中風的機會。 -
天冷工作慎防低溫症!嚴重恐致命 高風險族群尤其注意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54正常人體核心體溫為37±0.5℃,當核心體溫出現下降趨勢,就容易引發低溫症,即所謂失溫。依據瑞士低體溫分級系統,可將低體溫劃分為3級,且各分級的低溫症症狀也會有所不同。 -
病後人生如何面對?患者不願復健 心理師提供調適方法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893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劉威麟表示,當復健動機減退的程度或情緒問題已嚴重影響復健治療,或有明顯的壓力反應、憂鬱情緒時,建議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或門診治療,以建立適合的因應策略與技巧維持患者本人的復健動機。 -
溫差過大當心腦中風! 護血管避免阻塞促進血循成關鍵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55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壓力龐大,飲食多以高糖、高油、高鹽為主,不僅三高、慢性病盛行,長期容易造成心血管壓力,血液循環變差,一不注意血管阻塞就會導致中風。新竹縣康青骨科診所郭文華醫師指出,民眾面對三高、糖尿病等疾病,長期疏於控制,血管容易變質,進而形成血栓,造成動脈硬化,尤其天氣變化大時,血壓起伏也大,一不小心血管就容易壞掉。 -
秋冬季節氣溫驟降好發眩暈? 醫歸納常見眩暈症5情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245耳鼻喉科權威李宏信醫師表示,眩暈是1個廣泛存在的症狀,通常是身體平衡系統失調所造成的,身體的平衡系統包括腦部、內耳前庭神經與三半規管、眼睛、肌肉等,只要其中1個部位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引起身體的不平衡或眩暈。 -
氣溫驟降威脅心血管健康 末梢血循不良慎防腦中風上身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472台中市瑞比診所蔡永隆醫師表示,秋冬季節天氣心血管患者明顯增多,當氣溫下降血管收縮,血管管徑變小,容易導致血壓上升,倘若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血管壁就會變得比較脆弱、失去彈性,甚至容易阻塞或破裂造成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