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腸保健康
-
「養齡飲食」有益延緩老化? 植物性食材與控糖是關鍵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774當我們提到「老化」,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是白髮、皺紋,還是體力與記憶力下滑?其實,老化不只是表面上的變化,更是一場發生在體內細胞裡的「時間演化」。然而,雖然無法阻止時間前進,人們卻能透過某些方式,減緩它對身體的侵蝕。這其中,「吃什麼」就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
腸胃不適卻查無病灶! 當心可能是「腸腦互動」出問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191您也經常容易有消化不良、脹氣或是便秘、腹瀉等問題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飲食不均衡,腸胃不適成為普遍的問題。根據2024年聯安診所健康檢查數據統計,腸胃健康方面的困擾位列第一,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提醒,民眾若已接受器官檢查,例如腸胃鏡、腹部超音波等項目,報告中沒顯著異常狀況,但不舒服症狀仍在,就有可能是功能性的腸胃障礙問題。 -
排便不順、消化不良?腸保健康必學8招 告別宿便惡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106腸胃功能失調的結果,就是讓體內蓄積過多「宿便」,進而引發許多消化系統的疾病。因此,若想要保持腸道年輕,就必須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1三餐定時吃,腸胃不打結古人有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合理安排每日的作息,不僅有利於身體健康,整個人的精氣神也會更加舒暢。尤其三餐定時用餐,對腸胃保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2保持好心情,自律神經才協調良好的情緒能夠增強對疾病的抵抗 -
男子爆瘦8公斤!罹大腸癌第3期 體內藏多顆腺瘤型息肉
癌症新知 / 腸癌5673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大腸息肉可分為增生型、發炎型及腺瘤型,而其中腺瘤型息肉易有癌變機會,目前研究超過8成大腸癌與腺瘤型息肉相關。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103年至112年大腸內視鏡受檢者共8萬9022筆資料發現,平均每10人就有7人有息肉,息肉檢出率更由103年的59.07%來到112年75.78%,激增近3成,且有息肉者又有近2成(18.17%)為腺瘤型息肉。 -
腸篩陽性別慌!進一步做大腸鏡診斷 揪出病灶腸保健康
癌症新知 / 腸癌50344為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 -
感恩節大餐開吃了?國健署叮嚀國人 減少燒烤遠離腸癌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37隨著感恩節來臨,民眾在聚餐慶祝時刻,少不了經典料理烤火雞或燒烤類食物,鑒於大腸癌發生率高,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建議民眾謹守健康「3多3少3去」原則,「多蔬果、多喝水、多運動」;「少油鹽、少紅肉、少醬料」;「去肉皮、去肥油、去焦黑」,料理時可以多用當季新鮮食材,增加蔬菜的攝取及適量的水果,減少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他也提醒50至74歲的民眾,透過定期每2年做1次糞便潛血檢查,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 -
每31分鐘就有1人罹腸癌 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及早揪息肉
癌症新知 / 腸癌2473大腸癌在近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國健署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在防治上較為艱困的原因是早期大腸癌幾乎無症狀,國健署提醒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前往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找出藏在大腸中的息肉,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
腸胃老是鬧脾氣? 醫示警功能性腸胃疾病可能悄悄上身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11所謂功能性腸胃疾病包含了多種疾病形式,主要指消化系統的不舒服,但檢查卻沒有嚴重的發炎、潰瘍、息肉或腫瘤等問題。此類病症的診斷不像其他器質性疾病一樣,沒有檢查方式可直接指出是哪個器官的問題,既然找不到病因,就難以直接使用藥物去對應。這也是為何低FODMAP飲食會應運而生。所謂的FODMAP指的是可發酵的寡醣、雙醣、單醣跟多醇類,都屬於碳水化合物。但人體對此類FODMAP食品可能無法或消化不完全,因此在腸道殘存,進而被微生物分解,並產生短鏈脂肪酸,造成身體物理性與化學性的變化,此變化發出訊號,使腸道產生反應也影響大腦的神經功能,也因此使人容易有不舒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