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腿部
-
2成5成年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 及早接受治療防心臟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386若有長期疲勞、白天嗜睡、淺眠多夢、嚴重打鼾,以及被另一半發現睡覺時呼吸暫停,就要小心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上身,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表示,此疾病好發於男性、中老年、肥胖、酗酒、心血管疾病、下顎短小及服用安眠鎮定劑的病患,且常伴隨有精神不集中、頭痛、口乾、睡著時被嗆到或喘氣、脾氣暴躁不易控制,若為高危險族群,即應儘速就醫接受診治。 -
全身痠痛按摩3穴道 中醫提醒手法別過重以免越按越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98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李昌狄表示,大家在大掃除時要顧及筋骨,想要避免腰痠背痛事前就應做好預防,而掃除完後身體仍出現痠痛,民眾可以輕柔搭配熱敷合谷穴、靈骨穴、大白穴,以緩解不適。 -
糖尿病「富貴腳」!患者足部受傷難癒合 恐有截肢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248奇美醫院護理部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陳明惠宣導,預防足部病變第1步,糖尿病患應按時服藥、正確攝取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積極控制血糖。病患可搭配自我監測血糖或裝置連續性血糖監測儀,了解血糖現況,以作為調整藥物劑量或生活習慣的依據,並按時回診定期做神經及循環檢查。 -
膝蓋無法彎到底!恐後十字韌帶慢性拉傷 常見問題解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731家歡復健專科診所院長蔡昀錚醫師表示,位於膝蓋後中間位置的後十字韌帶主要有2大作用,主要是防止小腿往後移動,讓大、小腿能接合穩定,不會鬆動分離,像是在跑步急停時提供支撐等等。 -
婦罹肌少症走沒幾步就氣喘吁吁 椅子瑜珈4動作助增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99肌少症目前無特定治療藥物,主用透過和緩運動與飲食調整來改善,2023年哈佛學者統合分析結果也顯示,65歲以上長者練習瑜珈,對其行走速度、下肢肌力與平衡皆有助益。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醫師簡詠均提供4個「椅子瑜珈」動作,讓長者在安全的情況下,提高身體各方面的穩定性。 -
6旬教師久坐少動!右腿突紅腫疼痛 竟是深層靜脈栓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80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正常狀態之下,血液靠著心臟的收縮,經動脈輸送至末端的器官及肢體供應營養,並透過微血管重新在靜脈匯集,再倚靠肌肉的活動及體內壓力的變化重新流回心臟。整個過程應該是持續暢通無阻的,但當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受到阻礙,加上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就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 -
偏頭痛與乳癌風險有關? 研究利用基因檢測找出關聯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85偏頭痛是1種常見的神經疾病,會引起嚴重的頭痛,並與心血管疾病、失智症和癌症等狀況有關,最近1項研究揭示了偏頭痛與乳癌之間可能存在的基因聯繫,此項研究被刊登在《BMC期刊》上。 -
66歲冷氣修繕師車禍急救呈腦死 家屬同意器捐遺留大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597366歲冷氣修繕師傅鄭景霖先生,育有2名女兒,某日與妻子開車外出,替回娘家的女兒買午膳,打算與剛足月的小孫子共享天倫之樂,不幸發生車禍,夫妻二人身受重傷,分送不同醫院急救。先生送醫急救後判定為腦死,符合器官捐贈條件,經家屬同意後決定發揮人間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