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膝蓋
-
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差很多 可從病因、治療來分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025骨質疏鬆症是全球第2大重要的流行病,50歲以上的女性中,每3位就有1人因骨質疏鬆而骨折!然而民眾卻容易把骨質疏鬆症與退化性關節炎搞混,對此,台東馬偕醫院骨科醫師洪翊綺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是指關節面軟骨退化;骨質疏鬆則是硬骨中鈣質流失且骨骼品質下降,2者病因不同,治療方向也不一樣。 -
膝蓋痛!髕骨股骨疼痛演變髕骨軟化症 增生療法助修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85張邦瑋醫師解釋,可將PLT視為新技術的PRP,PRP具顯著增生效果,使用PRP前,會先抽10至15c.c.的血,離心後,使用於治療部位,但無法得知其生長因子的數量;PLT則可在分離過程中定量,且分離出來的PLT凍晶可存放3年。因此,抽血1次,可使用約6至10次,另外,人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衰退,可使用相對身體巔峰時期的生長因子來修復,比起傳統PRP更有保障。 -
肩旋轉肌受損影響肩關節靈活度 治療新趨勢助加速修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03吳東泰院長曾收治1名年近50歲的中年男性,平日喜好打羽球,肩膀疼痛一段時間,經過復健治療效果不佳,在打球揮拍時因為疼痛很困擾,因此尋求醫師診治,檢查後發現肩旋轉肌撕裂,病人暫不考慮手術,醫病討論後決定先用PLT局部治療,加快修復速度,療程中仍搭配適當休息、復健和局部肌力訓練,1至2個月內完成3次療程,現在已能重新上場揮拍。 -
膝關節退化非老年人專利 年過50歲出現這些情況是警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66仁傑診所院長任傑仕醫師表示,常見的關節炎中最常見的有膝關節、髖關節和肩關節等,而膝關節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一,最大宗族群屬於慢性、退化性關節炎,多半因為年紀大經過長年使用下,導致關節腔隙變小、軟骨磨損,產生增生骨刺,周邊韌帶硬化或鬆動,以致關節不穩定、骨骼之間互相摩擦,進而引起疼痛發炎現象。 -
僵直性脊椎炎與背痛哪裡不同? 專家揭常見症狀及用藥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499每年5月20日為世界僵直性脊椎炎日,為響應這個日子及支持受此疾病困擾的病友,亞東醫院特別於今(20)日起,舉辦為期一周僵直性脊椎炎衛教活動,期望提高大眾對僵直性脊椎炎的認識。 -
久站、久坐小心靜脈曲張! 醫傳授醫用輔助襪挑選秘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34日常生活中需要久站、久坐、負重的民眾,容易有靜脈曲張的困擾,除了會看起來不美觀外,還可能有腿痠、易疲勞、易抽筋,甚至會疼痛,並提高感染風險。食藥署邀請台灣復健醫學會陳昭蓉醫師,來為民眾說明靜脈曲張的成因與預防方式,以及如何選擇醫用輔助襪。 -
長輩動起來!5大高齡族運動 廣場舞受歡迎愈活愈年輕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032為什麼有些年長者的精力和氣色看起來都和年輕人一樣好呢?除了日常正確養生的飲食之外,平日裡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也十分重要。但對於銀髮族而言,挑選最適合的運動也是1項大學問,究竟哪些運動在網友眼中,是最適合銀髮族的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高齡族運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高齡族運動排行。 -
長輩最怕關節疼痛!增生療法助緩解 也要避免2次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07隨著人口老化日益嚴重,長輩關節疼痛問題變得愈來愈嚴峻,世民小兒科家醫專科的陳民虹醫師在家醫科領域遇到許多中老年人前來求助解決肩關節和膝關節疼痛的難題,並強調需先找出疼痛點與原因,才能夠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