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自責
-
國內醫療糾紛醫美排名第1 面對媒體公審醫師現身說法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3883根據《月旦醫事法報告》2019年10月號刊登〈從判決快遞看醫療訴訟發展趨勢〉一文,長期研究醫事法律的廖建瑜法官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間所有醫糾判決,在進入法院審理的刑事案件科別排行榜中,第1名就是整形外科,且總數高於其餘外科的總和。 -
毛小孩走了如失去家人之痛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容忽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192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姸安表示,個案在目睹愛犬溺水過程,一直悲痛不以也相當自責,不停哭泣,憂傷,愧疚,無法忘記搶救過程的每個細節,整天關在房裡不願與外界接觸,情形嚴重超過1個月未改善,家人陪同下就醫,診斷確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傷慟反應,目前門診藥物及心理治療中。 -
憂鬱症不只表現在情緒! 身體出現這些變化也要有警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79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邱顯智說,憂鬱症的症狀有情緒、想法、身體等三方面的問題。情緒方面的表現為:心情不好、心情低落、悶悶不樂、煩躁不安、哭泣、落淚、沒有興致等。 -
新手媽媽育兒手忙腳亂 近半數感到挫折卻不敢說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01該研究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211名22至45歲的婦女,於生產後3年內接受網路調查,包含感知治療障礙量表、孕產婦社會支持量表、憂鬱、焦慮和壓力量表及是否有主動提出產後情緒疾患的問題。結果發現,超過一半受試者呈現產後情緒症狀,但其中5分之1卻未能主動透露並尋求協助;近一半的女性表示尋求協助是件極度困難的事情;超過3分之1者認為社會支持度不足。 -
同事大陸出差返台 同仁憂染武漢肺炎竟集體患焦慮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995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周伯翰表示,最近1、2個月來,新冠肺炎疫情日益擴大,對全世界的公衛醫療與經濟都造成衝擊,也影響了許多人的身心健康。 -
防肺炎不忘流感重症死亡風險 這樣做保護家人和自己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06黃小姐疑惑,為什麼同樣是流感,自己吃了藥好轉,父親卻嚴重到有生命危險?蔡宛臻說明,流感病情可輕可重,多數患者即使不用藥治療也會自行痊癒,但是少數高風險群的患者會併發重症,常見的有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甚至導致死亡。 -
學生開學前焦慮憂鬱出現拒學情形 醫:就診人數激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14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林秀縵指出,如今正值開學前夕,收治不少擔心無法融入新學校、跟不上課業的憂鬱學童,若發現孩子有此情形,家長應該陪同就醫,一起陪伴孩子迎向新的學期開始。 -
臍帶繞頸胎兒發生意外 媽媽的錯?醫師的錯?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164要知道,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中根本不會呼吸,所以對它來說,重要的是臍帶裡的血流而不是脖子,頸動脈深藏在頸部之中,脖子要束得非常緊才會壓到頸動脈,導致身體通往腦部的血液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