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蔬果攝取量
-
台灣小學生飲食多不健康? 超過6成豆類製品攝取不足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61癌症關懷基金會今(18)日公布最新「國小學童飲食調查」報告,4成8學童每日蔬菜攝取量不足建議標準,至於大豆及其相關製品不足比率更高達6成2。 -
台人愛吃早餐前5名組合!全是高碳水食物 少1樣容易胖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600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統計,台灣人最常吃的前5名早餐組合為「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明顯缺乏蔬果攝取。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表示,選擇高碳水組合之早餐,除了短時間內血糖迅速升高,會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還有研究指出會連帶影響午餐攝取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 -
孩子在家吃飯習慣配3C 增加親子共餐機會從行為改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484癌症關懷基金會今(7)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近8成肥胖學童吃飯會用3C產品,與吃飯不用3C的孩子相比,他們每日蔬果攝取量較低,喝飲料的次數提高。不過,當親子共餐頻率多,學童每日蔬果攝取量就增加,喝飲料次數也減少,還改善了吃飯使用3C產品的習慣,對此呼籲家長,趁這次暑假,增加親子共餐機會,關心孩子的健康! -
9成學童蔬果攝取不足!問題竟出在早餐 專家提出解方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68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的最新國小孩童蔬果攝取量報告顯示,近8成國小孩童每天吃早餐,但幾乎都是「外食」,例如,包子、銀絲卷、三明治、麵包等碳水化合物,缺乏蔬果,容易使孩童血糖快速上升,上課時腦袋昏沉、易睏、情緒不穩。 -
在家也能簡單做腹膜透析! 花蓮慈濟出書教你認識透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99慢性腎臟病是腎臟退化的疾病,台灣有170到200萬的腎臟病友,慢性腎臟病的認知率卻不到1成,原因正是慢性腎臟病通常無症狀,難以察覺。醫師建議可觀察自己有沒有慢性腎病五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觀察自己尿尿後泡泡多不多,以及身體是否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如有相關症狀建議就醫諮詢。 -
疫情下42%美國人「宅胖」13公斤 85210找回健康體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834疫情期間減少出門,有些小朋友與青少年在家吃零食看電視,體重不斷飆升,全球皆然。美國1項APA調查顯示,新冠疫情1年後,高達42%美國成年人體重增加、且平均增幅達13公斤。台中佳鴻診所唐子涵醫師也指出,國內外數據統計普遍發現,約有40%民眾在疫情期間因缺乏運動、飲食不正常等導致體重增加 ,普遍稱為「疫情性增肥」。 -
抗疫選對「CDP」提升自我免疫力 從補充這些食物開始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897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林怡妏表示,吃進去的營養素絕對是關鍵,提供抗疫3寶「CDP」,有助於提升自生抵抗力,避免受到病毒侵襲,「C」是維生素C,「D」是指維生素D,而「P」則是植化素(phytochemicals),3種營養素都可從食物中或營養品取得免疫力。 -
別只補鋅! 保養攝護腺「6種食物」趁年輕要多吃
兩性關係 / 男人幫51280日常飲食經常攝取動物性高脂肪的食物,這類脂肪屬於飽和性脂肪酸,根據研究顯示,會誘使攝護腺癌的發生,例如豬、牛、羊等紅肉類,以及牛油、豬油等,都屬於高脂肪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