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血管發炎
-
氣溫驟降威脅心血管健康 末梢血循不良慎防腦中風上身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469台中市瑞比診所蔡永隆醫師表示,秋冬季節天氣心血管患者明顯增多,當氣溫下降血管收縮,血管管徑變小,容易導致血壓上升,倘若血管長期處於高壓狀態,血管壁就會變得比較脆弱、失去彈性,甚至容易阻塞或破裂造成中風。 -
6旬教師久坐少動!右腿突紅腫疼痛 竟是深層靜脈栓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80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正常狀態之下,血液靠著心臟的收縮,經動脈輸送至末端的器官及肢體供應營養,並透過微血管重新在靜脈匯集,再倚靠肌肉的活動及體內壓力的變化重新流回心臟。整個過程應該是持續暢通無阻的,但當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受到阻礙,加上血管的內皮受到損傷,就有可能引發血栓的形成。 -
6旬婦確診新冠竟出現肌肉痙攣! 醫解析肌張力不全症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03年約63歲的女士於今年7月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除了有咳嗽、流鼻水的症狀外,同時還伴有雙眼難以張開,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後,上呼吸道症狀雖有逐漸改善,但雙側眼瞼痙攣的情形卻愈來愈嚴重,甚至因看不到路、步態不穩,而時常跌倒受傷。後續幾個月,痙攣情形還影響到頭頸部的其它肌肉,造成她臉部歪斜、不自主咬牙、斜頸及頭部顫抖。至神經內科求診後,醫師開立口服抗痙攣藥、肌肉鬆弛劑等藥物,但症狀並未改善,且愈發嚴重,連講話都變得結巴不流暢,神經內科醫師臨床診斷發現,疑似與新冠病毒相關的肌張力不全症及神經退化有關。 -
45歲男「爬1層樓就喘」心臟竟超大如籃球 嚴重恐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92台中45歲男子「阿信」體重破百,走沒幾步就狂喘,爬樓梯還得休息許久,周遭親友都笑他「可能胖子比較容易喘」,沒想到就醫檢查竟發現,他的心臟肥大程度竟比正常人大1倍,且心臟衰竭指數嚴重偏低,緊急安排「體外反搏治療」治療3個月後,不僅每天能騎單車20多公里,連性生活都意外獲得改善。 -
眼睛發癢是乾眼症警訊? 睫毛根部潛藏蟲蟲危機恐導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997麥珮怡醫師表示,造成眼睛癢的常見原因包括: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感染性結膜炎、乾眼症、蠕型蟎蟲等。首先是過敏性結膜炎,通常可能是季節性發作,或是對塵蟎或寵物毛過敏等因素造成;而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和細菌、病毒造成的急性眼睛感染也是導致眼睛癢的常見原因;其他還包括超過2成國人所罹患的乾眼症;或是寄生在睫毛根部的蠕型蟎蟲過度孳生所導致。因此出現眼睛搔癢時,經由檢查確認是否為上述原因,再來對症下藥。 -
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恐增血管病變風險 影響末梢血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19429台北鄭醫師診所鄭詩鋒醫師表示,糖尿病大致可分為第1型和第2型,第1型占極少數、99%以上為第2型。第1型為完全缺乏胰島素;第2型則是相對性缺乏胰島素,受遺傳基因影響,若父母有糖尿病,子女有超過5成的罹患機率,再加上生活習慣不佳,罹患糖尿病機率大幅提高,因此,這類族群必須更嚴格管控生活和飲食習慣來預防糖尿病。 -
動脈硬化不只在冬天 大熱天也可能併發心肌梗塞釀猝死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9033心肌梗塞不只好發於寒冷的冬天,炎熱高溫的夏天也可能因為人體血管擴張,流汗過多、水分補充不足,導致體內血液變得濃稠,進而出現冠狀動脈堵塞的情形。尤其三高患者、肥胖不運動、飲食過油、好菸酒等,不分季節都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應多加留意。 -
牙周病不只是口腔問題! 慢性發炎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2471根據2021年美國心臟協會期刊《Hypertension》的1項研究發現,牙周病的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沒有牙周病的人高出近2倍。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醫師提醒,牙周病會導致慢性發炎,進一步影響心血管健康,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