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衛教
-
人工受孕成功!孕期卻出血 中醫保胎調理守護母嬰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681奇美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王瑜婷說明,先兆性流產發生率約為25%,主要症狀為在懷孕20周前出現陰道出血,並可能伴隨下腹抽痛痙攣、骨盆痠痛、下腹壓迫感、腰痠或背痛等不適,其中有一半的機率會發展成早期流產。 -
糖友回診前大量運動引發胰島素阻抗 竟出現低血糖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7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糖尿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同時可能誘發多種慢性併發症,不可輕忽!在此呼籲患者,循序漸進調整飲食及運動,避免突然劇烈變動,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積極追蹤,血糖才能穩定,達到控制的目標值。 -
200萬國人受氣喘威脅 血液檢測判別嚴重度助控制病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683氣喘病人在呼吸道長期發炎下反覆出現氣道阻塞,會引起胸悶、喘鳴音、夜間咳嗽等症狀,若呼吸道受刺激物影響恐導致呼吸困難,嚴重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一般治療方法通常採用階梯式用藥,初期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和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來控制症狀。高醫胸腔內科主任洪仁宇指出,若患者需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或其他控制型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症狀,或使用藥物後症狀仍未緩解,即被歸類為嚴重氣喘。 -
麟洋巴黎奧運奪金鼓舞人心 血友病友也能享有運動樂趣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7056過去,血友病友因疾病的關係,運動時擔心運動傷害,沒有辦法像一般人進行運動鍛煉,不過,隨著血友病的治療科技不斷進步,只要做好疾病的控制,血友病友也能像一般人享有運動的樂趣,同時增進身體骨骼、肌肉、關節的健康。 -
WHO提高M痘防疫等級 非洲新型病毒株致死率飆18倍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68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說,M痘疫情的「Ib型病毒」與在台灣、歐美流行的「IIb型病毒」不同,前者致死率3.6%,是「IIb型病毒」0.2%的18倍,且這一波波疫情出現跨國傳播,且致死率較高,加上非洲當地資源匱乏,無法進行系統性監測,WHO才決議宣告升級為「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 -
逾百萬人符合資格收案僅1成 代謝症候群計畫成效不彰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7255健保署2022年6月試辦「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將具有潛在風險的民眾及早列入管理,持續追蹤,不料,截至2023年底止,全國符合收案條件者113萬餘人,但實際收案11萬餘人,收案照護率僅約1成。審計部認為,這凸顯出多數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尚無法確保獲得追蹤照護服務,不利病情控制。 -
三餐外食、不運動!工程師1年胖10公斤 肝指數還異常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29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品貽指出,現今社會中,肥胖(尤其中央型肥胖)、糖尿病、血脂肪異常等健康問題逐漸成為高危險群的標誌,這些人不僅得面對體重的困擾,還可能遭遇脂肪肝的潛在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體重正常,仍可能因基因影響而罹患脂肪肝,同時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都會造成這類族群風險的增加。 -
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女會計師腦死 器官捐贈留大愛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0741名45歲的會計師日前腦部動脈瘤破裂造成顱內大出血,後續轉至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急診,經搶救後仍不樂觀,家屬看到她曾簽屬過器官捐贈同意書,與雙和醫院沈筱真社工師討論後,決定完成她遺愛人間的意願,忍痛同意進行器官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