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視神經
-
青光眼如何判斷?眼科醫師揭3指標 治療趨勢1次告訴你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461朱智盟醫師指出,眼科門診中青光眼患者比例不低,研究發現青光眼遺傳比例僅占約10%,除了前述可能成因,多數是原發性、成因不明,原發性青光眼又可分為隅角開放型和隅角閉鎖型2種型態。其中隅角開放型較為常見,但多數沒有症狀,往往檢查後才發現「視」態嚴重;至於隅角閉鎖型在急性眼壓升高時,會出現噁心、嘔吐、頭痛劇烈、產生虹視現象,必須緊急治療,避免失明風險。 -
腦下垂體腫瘤治療趨勢 經鼻內視鏡取代傳統開顱降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65腦下垂體腫瘤的症狀表現很多樣,可導致頭痛、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內分泌失調等,雖然腫瘤尺寸不大,但也會造成許多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腦腫瘤神經外科主任李丞騏醫師說,經鼻內視鏡腦下垂體腫瘤切除手術克服了許多傳統開顱手術的困難,發揮較好的治療成效,並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會,幫助患者解決腦下垂體腫瘤的大麻煩!
-
陽明交大與北榮攜手合作 成功分化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98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與臺北榮總在治療視神經病變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團隊成功將人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為「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etinal ganglion-like cells);這個類細胞有助於用來尋找治療青光眼等視神經病變的藥物。 -
救罕病泛視神經脊髓炎 2單株抗體生物製劑納健保給付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571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自體免疫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發炎的罕見疾病,為了照顧病友,健保署今(3)日宣布,10月1日起將含有satralizumab及inebilizumab這2項成分的生物製劑納入健保給付,健保每年挹注約2.42億元,預估會有121位泛視神經脊髓炎病人受惠,平均人年藥費逾200萬元。 -
白內障恐誘發急性青光眼? 醫示警這類人是高風險族群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695眼科醫師陳逸川表示,近期發現白內障引起急性青光眼的案例增加,白內障會導致急性青光眼產生的原因主要與遠視的人有關,因為遠視的眼睛特徵是前後直徑較短,隨著年紀增長,導致水晶體在形成白內障的過程中逐漸堆積增厚,使得眼睛前房愈來愈狹窄,在正常情況下,眼睛的水分(房水)排出是從前房的睫狀體流出,但是當水晶體變厚且擠壓到瞳孔時,可能阻塞房水排出的孔洞,導致眼壓急速升高,進而產生急性青光眼,或稱「隅角閉鎖性青光眼」。 -
乾眼症不單是眼睛缺水 眼科醫師揭危險因子與治療趨勢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820人體眼球表面有一層薄且透明的淚膜,主要功能是潤滑角膜,而淚膜又分三層,最外面是油脂層、中間是水液層、最內層是黏膜層,不論哪一層出現異常、分布不均勻,都可能造成眼睛乾澀,導致乾眼症。左營大學眼科診所李怡萱醫師表示,最外面的油脂層是由麥氏腺(瞼板腺)所分泌的,分泌油脂並均勻分佈在淚膜中,如同女性保養程序最後須擦上乳霜,來達到鎖水保濕的效果;在眼睛的淚膜也相同,最外層的油脂層具有保護淚水的作用、不讓水分揮發。 -
如何保護孩童視力?從「遠視儲備」開始 5圖卡1次搞懂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701台灣素有「近視王國」之稱,近年隨著3C產品普及,使兒童近視人數呈現增長的趨勢。教育部在4月底發表統計數據,111學年度國小學童視力不良率為45.23%。而以年級劃分,國小1年級約有4分之1的學生屬於視力不良,到4年級達到半數,與110學年度的統計相比略佳。為了擺脫近視大國名號,並且預防未來眼睛疾病的發生,衛福部國健署宣導「遠視儲備」觀念,希望能防範幼童近視。 -
泛視神經脊髓炎易錯失黃金治療期 病友盼健保給付新藥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302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成立於2021年,雖然剛成立不久、但十分積極的為這群罕見疾病病友們發聲。台灣神經免疫疾病協會副理事長姚秀康說明:「這群泛視神經脊髓炎的病友目前在台灣人數不到600人,早期容易與多發性硬化症混淆,而錯失黃金治療時期,直至2021年泛視神經脊髓炎才被列入罕見疾病中。」,泛視神經脊髓炎因免疫系統失調導致產生自體免疫抗體攻擊自身體內之中樞神經細胞,主要侵犯視神經、脊髓及大腦等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