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身體質量指數
-
賽車教父廖老大自曝錯誤減重黑歷史 靠胃切手術瘦下來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510台灣賽車教父廖老大(廖志賢)日前曾在直播提及自己過去體重飆破100公斤,同時患有高血壓和早期糖尿病,為了健康而減重,以激烈的節食手段或吃市售減肥藥,卻都以復胖告終,最終靠袖狀胃切除手術減重成功。
-
全球4分之1人口有脂肪肝 這樣做避免肝硬化及肝癌危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967依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肝臟相關病變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是不容忽視的沉默殺手,其相關死因序位及發生率都在前幾名,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
不節食、不多運動!每天多做「1件事」 1年瘦3.4公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06芝加哥大學睡眠中心找來80位年齡在21到40歲間,身體質量指數(BMI)在25到29.9,屬於超重的成年人進行測試。研究中並未要求這些志願者要節食或改變運動模式,只要求受試者使用穿戴式設備,來追蹤睡眠時間。 -
國中生嗜喝含糖飲體重破百 10大死因中8項與肥胖有關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71 -
「大寒」心血管病患要當心受寒 國健署提醒護心5要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39今(20)日為大寒,古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也是1年中最寒冷的時節。 -
當心成為糖胖一族! 糖尿病合併肥胖失能和死亡風險高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04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鄭筆聳說,這種同時有肥胖及糖尿病的情形可稱為「糖胖症」(diabesity),是由糖尿病(diabetes)及肥胖(obesity)合併而成。糖胖症的病人除了高血糖以外,還常合併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問題及心血管疾病,失能或死亡風險相較於健康的人會增加非常多。 -
中秋團圓不想成為月半臉 按摩這幾個穴位加速體內代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05張馨予說明,中醫觀點來看,肥胖主要成因可能和飲食不節、脾胃失調、痰溼壅滯、先天體質、生活壓力等因素相關,可以分成胃腸溼熱型、脾腎陽虛型、脾虛溼阻型、肝腎兩虛型、肝鬱氣滯型等類型。 -
減腰圍降低三高和代謝症候群 還會讓這種疫苗效果更好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12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蔡克嵩指出,自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2020至2021年國際醫學期刊文獻索引摘要資料庫PubMed搜尋結果來看,三高慢性病前期的代謝症候群5項指標--腰圍過大之內臟脂肪、血壓、空腹血糖、空腹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新冠肺炎的關聯性研究即高達6千多篇,其中又以血糖、肥胖指數與新冠肺炎嚴重程度最高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