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針刀
-
肩頸勞損可分2種!預防掌握4大原則 醫師提供1招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414現代人生活中習慣依賴3C,長時間低頭滑手機、不良姿勢使用電腦,衍生不少肩頸痠痛等困擾。1名50多歲中年男性,因為後頸枕部脹痛、眼眶酸脹、耳鳴、頭暈、頭痛及自律神經失調等症狀,剛開始前往大醫院看了不少科別,做了許多檢查症狀仍持續,最後由骨科醫師將錯位的頸椎關節矯正復位,再利用增生療法強化穩定頸椎結構,搭配針刀技術放鬆沾黏筋膜,後續配合復健伸展運動、避免不良姿勢,症狀已大幅改善。 -
長期犯「頭風」中醫揪出與1習慣有關 不根治恐生白髮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400無論是哪一種長期性、嚴重性頭痛型態,在中醫看來都屬於體質失衡造成的頭風,中醫師張賜興(佑德中醫診所院長)指出,容易產生頭風的體質包含氣血兩虛、痰濁、血瘀、寒溼、風熱……等等。頭風患者多數屬於風寒邪氣入侵的寒溼型體質,導致體質寒溼的原因多與患者的生活習慣有關,最常見於洗完頭後,僅用毛巾包裹頭部而不馬上吹乾頭髮,此外還有產後坐月子期間頭部著涼的女性。 -
拔了牙還是痛? 三叉神經痛誤診率高中醫教你簡單判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7656張賜興表示,三叉神經是從頸部、臉部到頭部,順著上顎、下顎及眼睛部位共有3條分支,痛起來有如針刺、刀割或電擊,且1天會發生好幾次連續疼痛。由於不容易診斷,導致誤診率高,經常被拔了牙才發現不是牙痛,另外也有部分患者是出現眼睛痛或頭痛症狀,正確診斷方式是觸摸患者的頸部、耳後、耳前、太陽穴等位置,若稍微按壓就會疼痛,代表是三叉神經痛。 -
3C產品導致頸椎病年輕化 中醫小針刀緩解各種痠麻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19其家人考量林女士年紀較大,不希望接受手術治療,想尋求較保守的治療方式,因此,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門診。經過針灸與小針刀療程後,患者的手麻獲得改善,症狀約減輕3到4成,肩頸痠痛也舒緩許多。 -
鬆解枕下肌群緊繃、治療肩頸痠痛 「小扁針」成功救援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0665歲的鄭先生,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數年前開始頸部僵硬,有抬頭及低頭的困難,頸部肌肉壓痛,連帶肩關節也緊繃,屈伸活動受限,時常頭暈頭痛,晚上難入眠,也睡得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進而求助於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經診察後發現,鄭先生枕下肌群緊繃,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沾黏,每周施以1次小扁針療法,搭配服用舒筋活絡的科學中藥,3周後肩頸部緊繃痠痛明顯改善,疲累感減輕許多,已經不會頭暈頭痛,晚上睡得比較安穩,日常生活品質得到提升。 -
摔倒跌坐尾骨受傷沒有處理好 疼痛恐如影隨形長久不癒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4599幼兒學步時,整天下來不曉得跌坐幾次都不會有問題,但為什麼成人一跌坐,問題就這麼多?主要是幼兒的骨骼多膠質、關節柔軟度佳、肌肉軟又有彈性,所以不易損傷;然而成人不只骨質膠質少、疏鬆易脆,僵硬的肌肉也很難在跌倒時產生代償反應,一跌坐就很容易發生骨折或尾骶骨挫傷(骶骨又稱薦椎)。 -
落枕沒有妥善治療 頸椎性頭痛纏身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1280落枕沒有妥善治療,竟然差一點毀了她的下半生。一名婦人年近70歲,10年前退休後,常跟姊妹淘一起喝咖啡、喝下午茶,但去年年初突然頭痛不適,四處求醫都找不出病因,最後症狀惡化,頭頸部痛麻到寸步難行,原以為美好的退休生活從此斷送,所幸接受2個多月的中醫藥膏外貼治療後疼痛大幅減輕,現在已能自行回診換藥,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