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阿茲海默症
-
家有失智症患者恐增經濟負擔 平日應做好末梢血循保養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73仁愛神經內科診所施信安醫師說明,失智症因不當飲食習慣、年齡增長,逐漸帶來腦部氣血循環減弱、引起的腦部氧氣與營養供給不足有關,常見症狀有忘東忘西、不記得昨天或幾天前旁人說過的話,或反覆詢問同一件事,如忘記藥物吃過沒?嚴重甚至忘記曾經吃過午餐或晚餐等。 -
小心喝酒喝出一身病!有酒精不耐症 更容易喝出食道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09有「酒精不耐症」的人,因飲酒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等疾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滴酒不沾」最安心。 -
健忘是失智前兆? 專家:大腦末梢血循不良失智率更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045針對血管性失智症該如何預防呢?詹求孚醫師指出,大腦屬於末梢血液循環的一部份,若想增加腦部血液循環,避免腦細胞衰退,以預防記憶力減退和失智症的話,可藉由銀杏葉萃取物增進血液流動性、平衡腦血管血流量,有助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幫助組織器官正常運作。 -
「吃銀杏、防失智」真的嗎? 銀杏葉和銀杏不同別吃錯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51恆春邱外科診所家醫科醫師邱楠達表示,許多民眾在出現健忘現象時,容易誤以為自己罹患了失智症而前來求診,事實上,因老化引起的記憶力衰退並不等於失智。老化與失智的差別是,老化忘記的事情能仰賴他人提醒而想起,而失智除了健忘,無病識感,到後期更是會完全忘記自己說過、做過的事,甚至找不到回家的路,情緒變得憂鬱或暴躁也時有所聞。 -
老化一定會失智? 神經內科醫師:懂得趨吉避凶可預防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409全台每4人就有1人有失智症,其中高達75%失智症患者錯過黃金治療期,到了中度時才發現自己有失智症,因此,建議民眾可以仔細檢視自己與家中長者的生活細節,如察覺有疑似症狀,就該及早向醫師求助。 -
經顱磁刺激協助失智症患者找回話語權 讓大腦重新開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09研究經顱磁刺激術多年的台北榮總復健部經顱磁刺激中心主任蔡泊意表示,他的一位女性患者,因阿茲海默症困擾長達10年的時間,原來的個性開朗好動、相當活潑,目前只能夠坐在輪椅上,且無法發表言語。在接受顱磁刺激兩個療程之後,不但變得比較愛講話,對於外界的事物也有適當的反應。 -
早晨來1杯咖啡! 有助對抗認知衰退降低這兩種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29據《阿爾茨海默氏症和癡呆症周刊》報導,克倫比爾腦研究所聯合主任Donald Weaver博士指出,喝咖啡似乎與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風險有關,他們想調查原因是什麼,涉及那些化合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與年齡造成的認知能力下降。 -
睡眠過猶不及都NG! 睡得恰到好處才能降低失智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672共有100名老年人參與這項新研究,他們的認知功能受到平均4.5年的監測,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75歲,接受1項睡眠研究調查,以及高風險阿茲海默症遺傳變異APOE4和腦脊液中阿茲海默症蛋白濃度的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