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降尿酸藥
-
9種常見造成肝損傷藥品抗生素在其中 發現5警訊速就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45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民眾應遵循醫囑與藥品標示用藥,注意用藥期間身體反應;醫療人員則應在用藥前審慎評估藥品風險及效益,讓病人了解藥品肝損傷的可能症狀,並在用藥期間檢查追蹤肝功能,以保障用藥安全。 -
這款治療痛風藥物第1次使用前,健保給付1基因檢測!可防SJS與TEN藥物不良反應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6743SJS和TEN發病率極低,但死亡率卻高,不可輕忽,症狀嚴重者真皮與表皮大面積分離、皮膚壞死、黏膜潰爛等,可能需要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救治。 -
痛風病患用1類藥物恐過敏反應 健保給付基因篩檢預防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49痛風是1種急性的關節炎,症狀為關節劇烈疼痛、腫脹、發紅、發熱,原因為尿酸結晶積沈於關節,因發作時異常疼痛,彷彿連風吹過去皮膚,都更加疼痛,所以被稱為「痛風」。食藥署提醒,民眾如有關節腫痛等疑似痛風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
泌尿道結石復發!副甲狀腺亢進作祟 6旬婦抽血揪病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98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李高漢建議,患者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 -
6旬翁痛風多年依賴止痛針! 醫:病因不解決恐釀腎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3460歲的章先生患有痛風關節炎多年,每次發作都是到診所打止痛針,但隨時間進展,發作的部位越來越多,從雙側下肢的關節擴增到雙手手腕關節,且頻率不斷增加,後來因1次右手腕的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到急診就醫,他才了解自身病況需要長期使用降尿酸藥物控制,如果不治療恐提高罹患腎臟病風險,也因此出院以後,便定期到醫院的風濕免疫科門診追蹤治療,如今半年過去,章先生配合服藥下,痛風關節炎沒有再發作了。 -
在家也能簡單做腹膜透析! 花蓮慈濟出書教你認識透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902慢性腎臟病是腎臟退化的疾病,台灣有170到200萬的腎臟病友,慢性腎臟病的認知率卻不到1成,原因正是慢性腎臟病通常無症狀,難以察覺。醫師建議可觀察自己有沒有慢性腎病五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觀察自己尿尿後泡泡多不多,以及身體是否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如有相關症狀建議就醫諮詢。 -
少吃海鮮為何還是膝蓋痛? 這些痛風迷思你一定要知道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1這是很多痛風病友關心的問題,平時很注重飲食,不菸、不酒、也不吃海鮮,但是尿酸依然偏高,痛風還是會發作。過敏免疫風溼科蘇勤方醫師指出,尿酸超標時要從兩個方向來思考,1個是身體產生的尿酸太多,1個是身體排出的尿酸太少。 -
痛風發作可能引發多種併發症 新一代藥物可望改善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50痛風的表現可能相當戲劇化,但這其實是種慢性病,需要長期的藥物控制。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吳建興主任指出,痛風的原因是「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會逐漸在關節或周圍組織形成尿酸結晶,尿酸結晶可能導致發炎,使關節出現紅、腫、熱、痛。